“静待其变……”
“若能查到什么,自然是好事一桩。若不能查到什么,也能借此引蛇出洞……”
徐行神色微冷。
让三个情报机构不要打草惊蛇,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装的像一点。以修士的灵识,察觉到凡人的异态,简直不要太容易。
“本来还想处理完余慈的事就回宗门。”
“现在暂时可搁置一会了。”
徐行静下心来,随手给自己布置了了一个聚灵阵,开始修行。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哪怕是在凡俗,他亦不能懈怠。
……
……
转眼间。
皇宫的琉璃瓦覆盖了一层薄雪。
从酷暑到了初冬。
三个半月的时间倏然而过。
血裔世界和主世界的时间比例为一比三十。换算到血裔世界,已经过去了九年多的时间,眨眼便快到了寇椿和射阳侯约战的日子。
琉州治下,密山县。
文庙前。
“其一,敦孝弟以重人伦,我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法祖尊亲,孝思不贵,钦定《孝经衍义》一书,衍释经文,义理详贯,无非孝治天下之意。”
“故圣谕十六条,首孝弟开其端……”
从文庙门口的石制灵星门和戟门走进,再绕过照壁、泮池,就可看到正庙门口的台阶上,放置了一简陋蒲团。
在蒲团之上,则坐着一年约六十来岁的夫子.….其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儒衫,身形枯瘦,面色发黄,留着山羊胡。
台阶之下,则立着一群士绅,有老有少。
多数是一些年轻士子。
“惜哉!”
“射阳侯文武兼备,不仅为我大姜朝开拓边地,更代圣上立言,编撰了此《圣谕广训》……,古人言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射阳侯武功威赫,北莽十五载不敢南下而牧马。”
“又有经文传世,可谓半圣。”
宣讲完《圣谕广训》后,这夫子捋了捋山羊胡,大声称赞起了代天子编写此书的射阳侯武夷。
五年前,弘成帝下诏,每月的朔望日由当地县教谕开讲《圣谕广训》,代天子教化万民。除此之外,在姜朝的科举考试中,亦加入了《圣谕广训》的帖经和墨义题。
朔日,每月初一。
望日,每月十五。
这一道道诏书之下,射阳侯武夷的威名直逼上古圣贤。
毕竟,历代的科举书籍,数来数去,都是九经。而射阳侯武夷编写的《圣谕广训》成为第十经,哪怕只是在姜朝这一朝之中,但也足以称得上流芳百世了。也是这老夫子口中所说的三不朽之“立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阶下的乡绅、士子一一执礼深揖。
谢礼结束,也意味着此次宣讲《圣谕广训》结束。
“代天子立言,好大的威风……”
混在年轻士子群中的徐行,见到这一幕,眸中闪过几道精光。
唯名与器不可假手于人。
射阳侯武夷此举,在它朝,乃是犯上作乱的大逆事。偏偏在弘成帝这里,被其捧为了立功、立言的半圣。若说其中没有一点猫腻,他是不肯信的。
“这君臣二者之间……”
“必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
徐行笃定。
待县教谕退场,徐行也随同人流一起出了文庙。
他刚出巷口,一美婢就随几个仆从簇拥到了他的身边,对他口呼“少爷”。
几名侍从身旁,停着一辆马车。
“少爷,今天是龙君授课的日子。”
“您出来晚了一会,这会得抓紧时间赶紧走了。”
美婢名叫墨梅,见到徐行后,杏眸微亮,忙道。
几句话后,她揭开了马车竹帘,催促徐行快点上车。
“好。”
徐行点头,上了马车,没有推拒。
紧接着。
拉车的骏马扬蹄。
朝密山县的荒郊野外而去。
不时,马车停在了一间破败的龙王庙前。
敲了敲门扉。
紧闭的庙门应声而开。
这龙王庙约莫只有丈许方圆,是一座小庙,仅有一间屋子。
入内。
徐行也不迟疑,看了看庙上的壁画,念了一声法咒。
这壁画瞬间扭曲,露出了一条敞道。….“当年你父狠心将你抛弃,只因你是妾生子……,如今十年之期只剩下了两个月,不日,为师就要前去玉京,与你爹再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