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清瑜停顿片刻,才道:“手头事做完了?”
“都做完了师父!”
“行!”
“谢谢师父,保证完成任务!”叶净浧很高兴。
沐清瑜却看着手中的纸陷入沉思,南齐这一动,她有些计划也要调整一下了。
南齐边军动的消息,很快就八百里加急传进京城,比沐清瑜接到的飞鸽传书迟了两天,但引起的朝堂震荡却不小。
这些高居庙堂的人,过着安稳平静富贵的生活,南齐大军压境于他们来说,概念宽泛而笼统。他们不是住在边境的百姓,自然也没有那种切肤之痛和深深的恐惧。反倒是针对这件事迅速的思考,与自己这一方是否有利。
或者说,任何一点异动,天灾人祸,邦交战乱,都是他们朝堂博弈的道具和手段。
东境将起战事,东境的百姓又将陷入战火,这本是一件严峻且让人痛心的事。南齐意味不明,但陈兵边境总不可能只是练兵吧?
可四皇子一党,眼中都有掩不住的喜色。
打仗好啊,尤其是东境。
这么一来,四皇子又添筹码。
立刻有人出列道:“皇上,南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好在我东境有魏将军一直镇守。那南齐休想占到半点便宜!”
又有人道:“自从东境有了魏将军,一直坚如磐石。南齐若想讨好,可没那么容易。陛下不必忧心,魏将军在,东晋边境必能寸土不失!”
“魏将军军威赫赫,实为我朝武将之楷模!”
“魏氏一门忠骨,在内有皇后母仪天下,温良娴舒;在朝有庄国公为肱骨之臣,为君分忧;外有魏将军久经沙场,万夫不挡!”
“皇上英明神武,慧眼识珠。魏将军忠肝义胆,不负君恩,这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
各种恭维和夸赞冲斥入耳。
而此时,中立派和大皇子党们都不出声。
明崇峻出列,道:“南齐陈兵边境,虽东境有驻军,但一旦开战,粮草之事便是重中之重,兵器装备也不能掉以轻心!皇上,还请您下令,让兵部和户部优先供应东境!”
大皇子脸色有些难看,明崇峻这老匹夫竟然敢帮老四?
难道他已经悄悄投靠老四了吗?
他朝朝臣中看了一眼,立刻就有人出列道:“丞相,边境粮草所需一向都有定数。如今朝中需要花费银两支出甚多,若以东境优先,别处该怎么办?”
秦幕昭道:“南齐陈兵而已,又非一定会打仗。如今根本不到输送粮草的时候,武器盔甲,东境换了不过三年。如今说是南齐陈兵,但那也是东境传回来的消息,也许南齐真的只是在练兵呢。毕竟我东夏与南齐这些年一向交好!”
明崇峻脸色微沉:“我东夏与南齐一向交好?当年的老定远侯,似乎就是死在与南齐交战的战场上吧?是定远侯健忘,还是老夫记错了?”
这话一出,秦幕昭顿时脸红耳赤。
其实定远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也已经没有了袭爵资格。定远侯原本是武将之家,往上也出过不少为国捐躯的忠烈。
秦家男儿,战场上死了不少,秦幕昭既已无袭爵机会,他母亲不想儿子再上战场,哭求父亲让儿子改换门庭,弃武从文。只不过他父亲认为武将之家,弃而从文,和数典忘宗没什么样区别,一直不允,更是严格要求秦幕昭苦练武艺。
那时恰逢南齐犯边,驻守东境的秦父带兵上阵,苦战方胜,打退了南齐大军,但秦父已战死沙场,扶棺回京,也算完成了一个武将最终的宿命!
先皇念及秦父之功,追封秦父为定远侯,恩赏其再袭三代。
秦父死后,秦老夫人便哭上朝堂,请先皇怜惜秦家满门皆死在战场,仅于这根独苗,请皇上允准备让秦幕昭弃武从文。
先皇见秦幕昭长得甚是文弱,也的确不像武将的身子骨,再说朝中武将也不欠这么一个黄毛小儿,既已施恩,又怎么会在这点小事上为难。自是允了!
那时的秦幕昭才十七,宁贵妃十四。
不过毕竟是世家子弟,秦幕昭虽以习武为主,但仍是在宁阳学宫求学。弃武换门庭并没有什么难度。
秦老夫人为这兄妹二人计长远,在宁贵妃及笄之后,便将其嫁给了当年还是皇子的持上。
她的眼光倒也准,选的人正确,宁贵妃由一年皇子侧妃,成为后宫贵妃。
而秦幕昭,也在官场上越走越远,虽然这中间也有赖于定远侯府历代的人脉和资源堆积。
秦幕昭不并想爵位只三代便没了,他要秦家永远鼎盛,成为东夏第一世家。.
如今朝中有他亲妹,大皇子是他亲外甥。
只要大皇子上位,他秦家再鼎盛百年不在话下,世袭再袭多少代,那不是新皇一句话的事吗?
四皇子一党的魏羌恒眼见得就要立功,明崇峻竟然还帮他要粮草军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