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众人所愿,雨一直下,越下越大。
浑身湿透的榆林村人,从狂喜的状态中回过神来,延迟接收到身体的感受。
好像,有些冷。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脚下,还没枯死的树也都是光秃秃的,根本没有躲雨的地方。
“阿嚏——”程三莲重重打了个喷嚏。
程三牛撑开蓑衣,招呼着妻儿,“用手护住头,别着凉了。”
程铁牛撑开家里唯一一把伞,递给媳妇方氏让她跟老娘一起撑着。他们兄弟几个年轻力壮不怕冷,老人家要是被雨淋到风寒,可得遭大罪。
“别管我了,先把粮食收好。”
程老太回过神,一想到家里所剩不多的粮食要被淋坏,又是后悔又是着急。
活了大半辈子,有啥没见过,居然还把正事忘了。
“娘别担心,都用棠宝找到的那块绿布盖着呢。”谢玲花接过话头,安慰着难得失态的婆母。
程老太抹了把脸,这才看清扶着的板车上绿油油的布。
另外一辆板车和独轮车上也盖着,所有家当都用麻绳严严实实地扎好,半点没打湿。
从看到乌云到下雨,整整酝酿了两天,中途还放晴过几个时辰。
榆林村人一边在心里祈雨,一边在村长的提醒下,将能挡雨防水的东西,都拿出来盖在最重要的粮食和铺盖上面。
程小棠等了一个多月,总算有机会用上空间里的防水布。
算着距离取出来扔在灌木丛里,再趁着解手的时候“无意中”中发现。
这套操作,她已经熟练的不能再熟练。
谢玲花不认得防水布,却不影响她判断价值。
那么厚实的一匹布,又滑又亮,还染了绿色,肯定是好东西。
程家人和萧家祖孙一起研究了半天,确定不是用来裁衣服的,而是类似油布的防水料子。
其他人得知后,感慨两句老程家的小孙女有福气外,也没什么好奇心。
毕竟大家都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泥腿子,不认得城里人用的高端料子,再正常不过。
反正能挡雨的东西很多,蓑衣、油布、铁锅,再不济卷吧卷吧往板车
比起绿布,他们还是更羡慕老程家有肉吃。
反倒是萧崇,对防雨布很感兴趣。
这么结实的防雨料子,他也是第一次见。看起来比油布耐磨耐用,要是在行军打仗时用上,能省下一大笔兵器的耗损银子。
在征得程小棠的同意后,萧崇裁下一块收了起来,正等着下雨的时候拿出来试用。
“大牛兄弟,来帮我个忙。”
程大牛接过两角,与萧崇一起撑开绿布,站在布里。
“这料子真不错,可惜太少了。”萧崇眼神发光。
程大牛自觉受萧家祖孙恩惠多到无以为报,连忙道,“萧老爷子要用的话,可以都拿走。”
“这布在我们手上就是用来盖东西,用别的也一样。”
“这块就够了。行就是行,不行,再多也是浪费。”
程小棠透过车窗的缝隙,看到在绿布下谈笑的萧爷爷和老爹,收获了一个无用的信息:
大荣朝没有绿帽子的传说。
防水布的确是好东西,可惜程小棠没法批量生产。
她的空间也不懂事,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样少一样,无法再生。
别说防水布,穿越前辈们随便就能捣鼓出来的肥皂玻璃水泥,程小棠一个都不会做。
唯一的技能就是生存,简称活着。
“乡亲们,来俺这里躲雨!”
程翠儿不知何时找到了一个山洞,还点燃了火把,举着站在洞口极为亮眼,“里面很大,大伙们都能进来。”
村长此刻极其庆幸当初收留程翠儿的决定,有个山洞能避雨再好不过。
果然善有善报,老天自有安排。
“翠儿姑娘,劳烦生个火堆,我们这就来上来。”
村长给老妻披上蓑衣,指挥道,“阿启和大壮留着看家当,大力抱着上大宝,咱们去树洞。”
“山路不好走,都别着急搬东西上去。”
各家看到树洞也是喜上眉梢,赶紧按照村长的话分好人手。
壮劳力们留下守着家当,老弱妇孺都去树洞里躲雨。像程美怡三姐妹这样的,就拜托给程大牛捎带着看一眼。
雨水的声音会盖住许多动静,天色又暗,要是有人偷摸靠近会很难发现。
他们千难万难地推着家当走到这里,再谨慎都不为过。
谢玲花上前扶住程老太,“娘,咱们也上去躲雨吧。”
“大嫂说的是,这里有大哥他们看着呢。”杨氏冻得说话都有些大舌头,原地跺脚取暖。
要不是有些憷那个会鬼哭驴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