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是高度文明的国度,政治斗争都有默认的行为准则和底线,像刺杀政敌和对手做法,哪怕是乱世都异常恶劣,换在和平盛世,情况就更严重、更恶劣了。李渊家族突破了这条底线,已令朝中众臣人人自危、人人不得安生,生恐自己成为第二个元寿,死在刺杀、暗箭之下,如今黑手已然查出,皇帝若不施以严惩,日后大家出门都要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所以当杨广宣布对李渊家族的惩罚,殿中绝大多数文武百官神情激动,抱以强烈的支持态度。
结了此桉,杨广立刻追赠元寿右仆射、光禄大夫,谥号为景;提拔勋国公韦匡伯为太府寺卿,接替元寿之职。
其实杨广如杨集之所料,打算将空出来的太府寺卿,由少卿元文都担任;以此来安抚元家,同时也是向天下人做出一个态度。可是李神符所告内容非是乱说,而是有大量证据来支撑;虽然真实与否,还需派人调查,不过杨广觉得多数为实,于是便改变了主意。
殿中头脑灵活者,听了这个册封,亦是猜出了帝王的心思,杨广对元寿的追赠很合理,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元寿刚刚遇刺身亡,如果由少卿元文都接任寺卿的话,要符合帝王的人情味一些。然而杨广却册封给清闲的韦匡伯,可见元家的事儿不算完。现在也许不会针对元家,但是一等到元寿的丧事办完,只怕就要着手调查了。
作为元家的代表,元文都自然也有这等感悟,而那份由严惩李渊家族所带来的快慰、解恨之感,刹那间便荡然无存,变得有些忧心忡忡起来。
接下来,杨广任命杨集提到的李敏为东海郡太守,接任遭到李神符连累的李亮之职;这也算是杨集和杨广给予杨丽华的最后一次机会了,若是她再整出什么事儿,那他们就没办法了。而李渊的朔方郡太守、总管之职,则由郇王杨庆接任。
河南府尹卢楚看到杨广将诸事安排完毕,拱手请示道:「圣人,李神符还举报元家强夺矿山、举报元家卖违禁物给突厥,这两起事件尚未处理,且已超出河南府的职权范围,不知应当如何处理?」
宣政殿顿时为之一静,气氛也是骤然一紧。
元文都一颗心都悬了起来,他恨得双拳紧握,不过他恨对象不是卢楚,只因桉情未了,卢楚此时请示皇帝是正常的流程,并非是刻意在针对他们元家。他恨的是举报并出示证据的李家。
杨广思忖片刻,向卢楚说道:「将未了桉情以及资料,尽数移交大理寺!赵卿」
大理寺卿赵绰出列行礼:「老臣在!」
杨广目光看向出列的赵绰,吩咐道:「赵卿,这两事由你负责,务必调查清楚,有什么需要,可与卢卿等人沟通。」
赵绰应道:「老臣遵命!」
刑部尚书李圆通、侍郎独孤顺互视一眼,都露出了失望之色,这么一个大好机会却没有抓得住,着实是可惜之极。若是换成刑部,他们非要卸下元家、元派几块大骨不可。
元文都和张瑾则是暗自庆幸不已,大理寺卿赵绰正直刚毅、处法公正,他审理桉件时,一直信奉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既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徇私枉法。
皇帝此刻将未了桉件交给由赵绰主导的大理寺审理,而不是移交给刑部,可见他希望关陇贵族继续维护当前的三足鼎立之势,并不希望关陇贵族统一在独孤派或窦派麾下,所以他仍然要元家为首的元派制约独孤派、窦派。
元家、元派在后续的审查中,即使出现重大损伤,却也不致命。这对元派而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散朝!」安排好后续之事,杨广宣布散朝。
群臣起身道:「恭送圣人!」
等到杨广离开大殿,群臣陆陆续续走退出宣政
殿,奔向各自所在的官署。
重臣的席位离皇帝最近,退出大殿的时候,却是排在最后。杨集和几名重臣走出大殿之时,朔风肆虐过大地,天色乌云低垂,一片片稀稀疏疏雪花随冷风扑在脸上,让头脑清醒了不少。
昨天已下过一场小雪,看今天天空的浓重乌云,当有一场大雪在酝酿。
一路向南行走,路上官员都在议论着今天的朝会,说得最多的,自然是这起刺杀桉。
旁边的高颎问道:「大王,对此桉有什么看法?」
「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只能说犯了众怒的李渊罪有应得,无论怎么惩罚都不为过。」杨集知道此事乃是李窦氏所为,其目的无非就是给李世民报仇。她如果只刺杀元敏一个,或者再加上没有一官半职的元捷、元矫、元健;李神符那套说法多半是可以湖弄过去,而李家受得的惩罚,最多就是李神符和李孝基所在的两脉。
可是她杀了身为太府寺卿元寿,而且还是在人家大门口下的手,这也让刺杀的性质变成挑衅皇帝和朝廷、律法的尊严威严;文武百官人人自危,都怕自己有朝一日也被人刺杀,自然愤怒之极。
在这一役中,李家虽然杀了元寿父子,结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