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这些风波之后, 史夫人和王夫人心中也开始预感到不太妙了,自己的盘算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贾元春被降位,撤封号, 她们被宫中责罚, 困在家中抄女则。一时之间,她们连进宫也不能,没法和贾元春见面。往常, 借着进宫的机会,她们都会探问一下宫中的情形,给元春送去不少银钱花销。光靠着宫里那些月例,嫔妃们在宫中是没法生活得很好的,她们还要打赏宫人,笼络讨好大太监等等, 没有银子可不成。眼下, 贾元春不得不过一段艰苦的日子了。
史夫人只得安慰自己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元春不过是皇上一时生气, 才被迁怒的。等过些日子,皇上的气消了, 自然就能想起元春的好处了。到时自己再进宫去向甄贵太妃处去求情,终究还是会复位的, 这沉浮盛衰, 在宫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就是尊宠如甄贵太妃,当年也是被太上皇冷落过的,后来不也很快翻身了么。
两人也琢磨着, 对贾宝玉似乎也不能再一味纵容下去了。世人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的,看不到宝玉如美玉一般的人品和日后的大造化,只在意他有无功名利禄,何其浅薄啊
既然这样,那么就督促着宝玉去博功名吧贾家开始对贾宝玉的学业上心了。贾政严命贾宝玉每日必要去族学上学,自己隔差五地检查他的功课,若发现有懈怠的地方,立刻便厉声呵斥责罚,做起了严父。
贾宝玉是过惯了逍遥快活日子的,一时苦不堪言。让他意外的是,这回,老太太和太太也没有站在他这一边维护,只温言安慰他,劝他要好生用功,给她们,也给贾家争一口气。嗯,说不定,你成才了后,你姑父看在眼中,会改了主意,愿意成全你和黛玉妹妹呢
在这个缥缈的目标鼓励下,贾宝玉着实用了一回功,努力地学了几日经义典籍。但很快,他无奈地发现,自己是真的对这些不感兴趣,看着这些就头疼无比,无论是研读,还是自己做文章,脑中都一片混沌,思绪仿佛僵住了一般,干枯了,没有半分灵性。不过几个月,贾宝玉看着这经书就觉得眼前发黑,真的学不进去啊,脾性也焦躁起来,整个人显得憔悴不堪。
贾政见他没有长进,不死心,又拜请了位有学问的儒生来指点贾宝玉,那儒生询问了一回,也认为贾宝玉不是这方面的人才,直言还是给贵公子另外寻觅合适他的路径吧府上是钟鸣鼎食之家,不像贫寒士子要以此博条生路,不见多少读书人皓首穷经的,也未必能成就功名,埋没一生的也是很多的。科举是通天路,但是坎坷崎岖,是极不好走的
贾政也叹息不已,泰山易移,本性难改,无奈何啊他和清客商议良久,清客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以贾宝玉的脾性和才情,他是不能循规蹈矩地走科举之路的,但他可以做名士啊贾宝玉不是喜欢诗文书画之类么,只要这方面能出头,再依仗着他背后的国公府,出名就容易。出身高贵,才貌双全的美少年,那不啻于被人看杀的卫玠啊
卫玠虽然才华横溢,善于清谈,但他也没考过什么功名啊,当然那时科举还没出现。只是,长相好,有才学的小郎君,在当时也不少啊,为啥他那么受追捧,万人推崇呢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本人才貌出众,又出身在大姓高门的缘故现在宝玉公子是荣国公之嫡孙,衔玉而生,美玉一般的容貌,再以才华引人注目,那不是妥妥一位名士么
这名士的身份,虽然不能换来功名官位,但可以借此在上层社会中行走。运气好时,说不定还能换来高门的青睐比如,有些宗室家的女儿要选婿,虽然父母都想挑个有功名,有家世的少年英才,但那样的人,又能有多少,贵人家的女儿可不止一个两个的,哪有这么多的好女婿可选就是公主,为了避嫌,也不能嫁入势力大的文臣武勋之家。那出身高贵,但家中却没多少势力的少年名士,比如贾宝玉,未尝便没有了机会
贾政沉吟了许久,觉得这说得很有道理。眼见着贾宝玉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性子着实难扭过来,这做法讲出去不甚体面,但确实对贾宝玉来说,是很适合他的出路。
史夫人和王夫人也赞同这个主意,有贾珠的例子在前,她们也不敢把贾宝玉逼得太紧,宝玉他平素有个呆根子,真的出了事,大家后悔都来不及了。也说不定,宝玉的大造化就是在这里呢或许,宝玉以后还能当上驸马爷,成为皇家的一份子史夫人想起此节,心中又激动不已,决心日后常常去给太上皇和甄贵太妃请安,乘机给宝玉寻觅机会。
但要成为名士,也不是容易的事,那可不同于公子衙内们组织玩乐之时,自吹自擂,给自己脸上贴金之举。便是青楼的花魁,也不能自封,总得有豪客名人真金白银地追捧才行啊通往名士之路,必须去参加一次次的士人文会,在文会上崭露头角,结识出名的文人墨客,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彰显声名。可他们贾家是武勋啊,有头有脸的士人们怎么会和他们打交道
历数一回亲近的老亲、友朋,发现哪怕是最有出息的王子腾也不了什么帮助,文武之间,向来界限分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