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贾元春和薛夫人的女儿薛宝钗。
薛宝钗还太小,只能略过,年龄适合又有王家血脉的,就只有贾元春了。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他说服了贾政夫妻,但有贾珠在,坚决反对这件事。
他是张老太爷一手教导出来的,知道此时掺和进两位帝王之间的争斗,对贾家并不是好事。
大伯和隔壁东府的敬大伯都已经自污来逃避了,现在掺和进去算怎么回事。
并且贾元春进宫,为的是给王嫔生孩子,那孩子生下来后呢,交给王嫔抚养,她永远当一个低位傀儡吗?
贾家的女儿还没有这么廉价!
贾珠极力劝说父母,但贾政夫妻以这是父母该操心的事为由,压根就不听。
他只能把这件事捅到贾母面前,让她出面弹压下此事。
苏叶离开前,贾敏接到的最后一封信,就是贾母抱怨贾政夫妻被猪油蒙了心,不知道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就算元春生下了皇子,孩子也会被抱走,最终收益的只有王子腾父女罢了。
可贾政夫妻就是死心眼认为,有一个贾家血脉的皇子,对贾珠的前途有利。
不管是被谁抱养,血缘总是斩不断的,加上王子腾又没有儿子,王仁这个王家唯一男丁又是个纨绔,未来也不可能有什么前途可言,那得到好处的自然就只有贾珠和贾宝玉了。
他们的想法也没错,就是完全没考虑过贾元春的处境。
堂堂国公的孙女,在宫里只能当低位嫔妃,孩子还要被表姐抱走,未来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贾珠自小被养得仁善敦厚,是正统的君子,对妹妹也疼爱,死活不愿意妹妹为了他而牺牲。
他甚至放出话来,如果父母非要如此,他就不再参加科举,也免得妹妹牺牲了。
贾政被气得七窍生烟,狠狠打了他十板子,都没让他改变主意,果然自此不再拿起书本。
王夫人是最先受不了的,当下妥协,帮着劝说贾政。
加上贾母出面,狠狠骂了他一顿,拿孝道说事,这才把此事压下。
按理来说,这件事该了了,难道出了什么意外?
还真是,苏叶到家的时候,贾琏夫妻正陪着贾敏说话呢。
“姑母,您是不知道我们夫妻夹在中间有多为难,一边是叔叔,一边是珠大哥和元春妹妹,”贾琏苦着脸。
他和王熙凤两年前成婚,好不容易王熙凤有了身孕,本不该这个时候出行的。
可王子腾在知道贾珠破坏他的计划后,就找贾琏和王熙凤夫妻去劝说。
一方面王熙凤是他亲侄女,当初两人的婚事,还是王子腾一手促成的,也算是对他们夫妻有恩。
另一方面贾珠和贾琏这几年一起在张老太爷那里受教,关系还不错,说得上话。
加上贾珠能成为张老太爷学生,那是看在贾琏的面子上,也算是承了他的情。
虽然兄弟之间,不说这种承不承情的话,但贾琏在贾珠那里的份量还是比较重的。
再有王子腾还想贾琏出面,让张老太爷来劝说。
这才是重量级的人物,贾珠的性格,把老师的话奉为圭臬,如果张老太爷都说好,那贾珠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
“但这话我能说吗?”贾琏一脸的苦闷,“说实话,我觉得王家叔叔忒不地道了,他家旁支又不是没有姑娘,何必牺牲我贾家人,嘶~你这婆娘,掐我干什么!”
话没说完,他蹭得一下跳起来,对着王熙凤怒目而视。
王熙凤狠狠瞪他一眼,转头面向贾敏的时候,又一脸的爽朗笑意,“姑妈别听他瞎胡咧咧,我们来江南,才不是为了这事。我家这位二爷一向滑头,叔叔找他办事,只有收好处的份,正事一件没办。让他去劝珠大哥,他劝得珠大哥心意越发坚定,差点绝食明志。要不是我机灵,去请了大妹妹,珠大哥可不得饿出好歹来。”
贾琏不好意思摸摸鼻子,他也真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珠大哥没毛病。
他们兄弟都这么辛苦读书了,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庇护这一家子,再说了,他外公都说,以珠大哥的品行能力,考上了也需要历练十来年,才能往高位腾摸。
要不然太忠厚了,实不是做官的料。
外公都规划好了,等珠大哥一考中,就谋个外放,往江南来做个县令,在林姑父的眼皮子底下,不会被欺负了去,又能得到锻炼。
而他呢,会和珠大哥一起,当幕僚的同时也弄个营生赚钱。
这些年江南的发展可谓一骑绝尘,不管是纺织业,还是粮食买卖和海贸,江南都是运转中心。
他贾琏没什么本事,考上秀才已经是超常发挥了,举人完全没可能,那还不如早早接手家业。
公账上的财务他触碰不到,家里也不放心,觉得他年轻不经事。
那他不妨跟着珠大哥来江南历练,先拿出一些本钱试水,然后再一点点做大。
按照他外公的说法,荣国府这些年看着有够奢靡的,未来还想要维持现在的水平,那不得他这个当家人想法子。
贾琏也是想做点事的,而不是在家里整天进进出出,干跑腿的活。
他都已经计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