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农学研究院整个搬过来,只留下一些技术骨干,支撑粮商会的发展。
而科学院除了农学相关研究,还有工学,理学等各门学科。
不是都放一起,是相对独立的几个研究院,只是安排在一处罢了,另外工业园在不远的地方,研究出结果,能立马实验。
这个工业园,苏叶打算建成覆盖全产业链,依托于研究院,作为全国领头羊的存在,引领全国相关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每个科学院都有院长负责管理,而林如海统管,其中涉及到研究经费的问题,统一向林如海申请,由他统筹规划。
苏叶拨给科学院的资金非常富足,和陈景轩那边差不多,大概占据了她总收入的一半。
剩下的钱,她打算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发展医疗,一半则成立投资基金。
目前这个基金只投资一个行业,那就是银行。
刚来京城,她就已经筹备大楚第一家银行了,赶在确立登基前建好,现今已经开展了业务。
京城百姓都知道,这叫‘银行’的地方和当铺差不多,但存钱居然还给利息,实在太惊奇了有没有。
帮你保管钱财,还给送钱,这什么冤大头啊!
大家伙儿可不觉得真有这样的好事,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砸陷阱。
因此银行开起来,业务有,但都是试试水,没人敢把全副身家都存进去。
直到他们知道,银行背后的东家是苏叶,顿时热情起来。
这可是皇上的产业,自然不会骗人,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姓把钱存入银行。
期间有官员上折谏言,表示苏叶身为帝王,不该与民争利。
苏叶只懒洋洋询问了一句,“我是给百姓发钱,让他们吃利息,怎么与民争利了?”
“这?”那官员顿时哑口无言。
对啊,皇上这做法就像个冤大头般,平白给人送钱,可不是那些放高利贷的,让老百姓多还钱。
“可是他们存了就取不出来了,”那官员想不出话反驳,只讷讷道。
苏叶翻了个白眼,“你到底调查清楚没有?签的日期是一年,当然要按契约到期才能取啊。”
“可要是百姓家中急用钱,又取不出来怎么办?”官员立刻道。
“那也可以取啊,只是要放弃银行给的利钱罢了,”苏叶看他一眼,“你到底调查清楚没有?什么都不懂。”
这话说的那官员面红耳赤,讷讷退下去,下朝后立刻就去调查,然后发现是真的。
存钱给利息是真的,不要利息提前可取出来也是真的,难道他想错了,皇上真的要借着这种方式给老百姓发钱?
那为什么是那些有存款的百姓,底下更贫困的不是更需要吗?
于是他又上了一道折子,让皇帝一视同仁。
苏叶直接批了一个字,就打了回去:查!
什么都没调查清楚,就来上折,真当她是闲得啊。
随后她就下了一道口谕给御史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后要谏言或弹劾,调查清楚后,阐明危害再来上折,她忙,没时间给人一一解释!
此话一出,御史台大夫们再也不敢乱上折了,纷纷跑出去调查。
然后他们发现,原来银行也不只是他们以为的给老百姓发钱,还会给商人放贷。
那这是与民争利吗?想了想,竟一致觉得不算!
原因很简单,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这些官宦认可的老百姓是农民和匠人,至于商人,和下九流一样,都不算百姓的范畴。
也就是说,他们看不起商人,甚至不认为他们是民,于是银行赚他们的钱,就不算与民争利。
而御史台的大人们,都是最正统的儒家弟子出身。
结果就很明显了,银行业务如火如荼,再没人上折参奏。
银行门口天天排着长龙,官员们就当看不见,反正损失的是皇帝的钱,与他们无关。
当然,也不是没有聪明人,明白里面的诀窍,知道苏叶肯定稳赚不赔。
但他们也不敢与皇帝抢生意啊,尤其那位杀人不眨眼,还有一个杀人如麻的男后。
现在的大楚商业一片繁荣,经常出现新式商品,什么生意做不得,实在不行出海一趟,也能赚够本,何必冒着得罪帝王的风险,去抢夺这门生意呢,再赚钱也不行啊!
于是全大楚,目前也只有这家银行,不过银行里面资金充足,已经筹备在江南,东北,西域,南邵,南海爪哇各设立一家。
等这几家走入正规,里面资金充足,就会在全大楚富裕的城市设立,然后是府县。
这个速度会非常快,像滚雪球一般,只需要不到十年时间,就可以遍布全国各地。
届时,她将会推出纸币,用纸币可以直接到银行兑换成金银,不需要多余手续,而纸币也不记名,可以自由流通。
等到百姓使用纸币成为习惯,铜钱和金银就会慢慢退出市场,成为储备金。
那时银行真正的作用才会显现,不是什么存钱贷款,而是发行货币!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大早,苏叶和戚若起身,穿着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