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历史军事>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争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争端(1 / 2)

朱允炆他现在可还在禁足中呢!

以他现在的情况,连大殿门都出不去!

若是让其他人联络亲近他的大臣过来,似乎也容易引起皇爷爷的注意。

“不急,时间还绰绰有余。”朱允炆自我安慰道,“皇爷爷既是没有在瘟疫治理完成后册立大哥,现在就不会立刻册立,距离大哥二十岁还有一段时间,皇爷爷很可能会选在大哥二十岁之后再行册立。”

这段时间,就是给他的缓冲时间,给他的机会!

只要在这段时间之内,缓和他与皇爷爷之间的关系,从禁足的状态先摆脱出来,再做别的,也来得及。

“皇爷爷要求抄写的《孝经》还差二十几卷,要赶紧抄,争取月底之前交上去。”他拍了下手心,努力压下兴奋,立刻转身进内殿,准备继续抄写《孝经》。

这种说风就是雨的行动力,让几个内侍对视一眼,都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示意同僚们不要将今日的事泄露出去,就有人跟了上去。

这位小爷啊,虽是一副什么都懂的模样,却连抄书这种事都需要有人在一旁协助,若无人协助,怕是连书案都整理不好,他们可是一点都不敢怠慢,生怕殿下再发脾气。

只要殿下别再发脾气,性情稳定一些,说不定皇上那边也能早些消气,解除殿下的禁足令。

……

“哈哈哈!真有他的!”朱元璋这边,得到消息的时间比朱允炆更早,老朱的反应就非常符合他的人设了,反正遇到了争端,错的一定是别人,绝不可能是他的大孙子!

而他的大孙子不仅没被对方给震慑住,还反其道行之,让对方吃了亏、挨了骂,老朱这才没有火冒三丈。

但笑完之后,老朱又状似随意地吩咐旁边的人:“去查一下,张聪几人是受何人指使……再有,身为右佥都御史,正四品的官员,却连道理都不懂,这书怕是真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他们几个这官也别干了,让他们直接回家好生读书,先学如何明理,再来做官吧!”

只这么一番轻描淡写,一个正四品的御史,另外几个同阶的官员,都被直接罢免回家。

别看像是轻轻抬起,又轻轻放下,没有对这几人立刻发作。

但这只是暂时的,已经让锦衣卫调查这几人,一旦掌握罪证,那等着这几人的,就不是小小的罢免回家这么轻松了。

消息一经传开,凡是上了朝会,亲眼目睹了那一幕的大臣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一时竟不知该对这个消息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才合适。

要与皇上争论一番吧,皇上只是让这几人罢官回家,接受调查,这似乎也没什么被争论的道理?

那几人可是在朝会上直接无证据的弹劾了皇长孙,虽然作为御史,的确有这样的权利,但实际上,这并没有被写在律法条规里,这都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御史可是风闻弹劾,无需掌握证据。

毕竟查找证据,那是别的部门的事情,与御史没什么关系,御史就只管弹劾,不管其他。

但皇长孙是其他人吗?

若皇长孙能随意被弹劾,都无需掌握证据,想怎么弹劾怎么弹劾,这可就容易引来大麻烦啊。

别的不说,争嫡的势力,彼此弹劾,这朝堂上的人还有个清净吗?

大家的日子就都别过了!

哪怕是默默支持其他藩王的大臣,也不想待在一个整天乌烟瘴气的环境里,随时看到熟人因为陷入了争嫡的风波被拖出去。

张聪几人看似是在替文臣集团出气,是在向皇长孙挑衅,实际上,却是将本来还没那么严重的问题,直接提前摆在了明面上。

无论是皇上,藩王,还是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有点不太高兴。

这也是之前在朝会上没几个人主动站出来帮张聪几人的主要原因,你都要将大家给一起拖到泥坑里了,还指望有人在你落难的时候来救你?

想什么美事呢!

没落井下石,绝对已是讲道义了。

倒是皇长孙在朝会上的应对,让本来不看好这位皇长孙的老大人们,对这位皇长孙的观感变得更复杂了。

甚至有人犹豫了起来,对幕僚说道:“我观皇长孙,倒是与众不同……”

毕竟那脸皮的厚度,一看就是做大事的人!

如今朝堂上的文臣,有一部分的确是真道德先生,但也有一部分,是装成了道德先生。

这部分装成道德先生的人,未必就甘愿做一辈子道德先生。

若能遇到明主,他们也愿意好好辅佐明主,甚至为了明主而做一些违背自己过去言行的事,这都是小节嘛,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而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凡是明主,也许各有各的优点,但基本都有一个特点,这是共通的,那就是,脸皮都比较厚。

有些出身不太入流的开国君主,除了脸皮厚,手段也可能比较不入流。

相比于手段不入流,身份也不入流的,至少这位皇长孙有着正统名分,那可是前太子这位嫡长皇子所出的嫡长皇孙啊!

他们作为读书人,怎能因为之前的一点小挫折,就要放弃一个正统传人,而该投他人?

这位有着正统名分的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