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我可以借由神仙之说,来达成目标啊!”
朱英一拍脑壳,露出了懊恼之色。
他怎么早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出海,开海禁,与外面世界的国家进行贸易,若是操作得当,这是相当赚钱的事。
商人们偷偷去海外,这固然让商人们遇到了不少麻烦,没办法公开做很多事,后患无穷。
这也同样让朝廷失去了收关税的机会啊!
尤其是外面的商品要进入,这同样是可以收关税的啊!
自己国家的产品卖出去,这对本国的经济也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也许大明最开始禁海,也不仅仅是对海商们的限制,对他们的警惕。
同样的,也有着乱世刚刚结束,人口太少,农业被荒废了有关系。
因为农田被荒废了太多,人口又少,限制经商,也是为了逼迫更多人去种田。
加上在乱世期间,商人们到处行走,的确有一部分商人充当了各种“带路党”。
这部分商人不仅是在中原各方势力之间带路,当大明建立、残元被赶回草原后,一部分商人竟然为了利益,贩卖禁品去草原,为的就是赚取更高的利润。
老朱对此很生气,加上南边很多商人在这时候闹事,而巨商们与各大豪族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打击其中一方,其实就等于是与所有利益共同体撕破了脸。
老朱又是自己“白手起家”开创一个朝代的人,作为开国皇帝,他也是真不习惯用那种委婉的方式去达成目标。
又有人故意引着他去做了很多暴戾的事,恶性循环之下,就算老朱想要改变什么,因为面子问题,以及利益已经形成了不好再被打破的缘故,很多事都只能是任由其继续发展了。
朱英现在要做的,就是跳出这个框框,去解决这些事。
“海图出世后,还需要有人来推动一下。”
“找谁呢?”
朱英摩挲着下巴,正在考虑着人选问题,小景子进来禀报,说是方大人求见。
方大人,那不就是方孝孺吗?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这个人不就正合适?
朱英对方孝孺的印象很不错,站在藩王的立场上去看这个人,这个人是真的又臭又硬,根本就是个死都不悔改的人。
可站在被方孝孺维护的“正统”,朱英很难不对这样的死忠有着好感,别看对方那种执拗的脾气有时候是真的令外人很愁,但这个人,用起来其实也挺好用的。
听话,只要是对方认准了的人吩咐事情,吩咐给对方的事,对方是真能勤勤恳恳去做。
就像是之前,朱允熥在宫里读书,那几个大儒教导朱允熥,就夹带私货,让朱英很是发了一通火。
最后,朱英就让方孝孺来兼任朱允熥的“文化课老师”,方孝孺还真是很好地执行了朱英的吩咐,不仅没有夹带私货,对朱允熥也是十分尽心。
这种尽心,不是某些人那种带有投资意味的尽心,而是将其认作是“皇长孙的嫡亲弟弟”这种存在,来尽心教导。
朱英对其在某些方面的识时务,也是很满意,给予了不少好处。
不像是对待一些官员那样直接赏赐,这事是老朱去干的,皇帝赏赐,无论是赏赐给哪个官员,都不会给人一种羞辱的意味。
他作为学生之一,自然是不好对方孝孺这样做的,他是直接“送”了一些东西给方孝孺。
除了铁珠枪外,他后来从河南回来,在很多武勋都拿不到单筒望远镜的时候,他就送了方孝孺一个单筒望远镜。
光是这一件事,就让方孝孺被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
毕竟,皇长孙对武人跟商人更亲近,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事。
寥寥几个被其亲近的文臣,就成了很多人就算看不上眼也要搭上关系的香饽饽。
方孝孺对此却是很烦恼,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结果这段时间,来拜访他的人,比过去还要猛地增加了许多,他平时工作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休沐的时候,简直就是他的受难日,他必须要赶在外人来拜访之前“逃”出去才成。
今日就是他休沐的日子,他就直接“逃”回了宫,宁愿“加班”给皇长孙补补课,也不想回去面对不知道是哪一位的亲朋了。
朱英看着带着愁容走进来的方孝孺,知道对方是为什么犯愁,忍不住幸灾乐祸了起来。
一看到大殿下露出的笑容,方孝孺勉强挤出来的笑容都越发苦涩了。
“大殿下,臣到您这里避难来了。”
朱英:“方大人,你这定力不成啊。不过就是被人羡慕嫉妒恨一把,这才过去几日,你就顶不住了?”
方孝孺叹道:“您就别笑话臣了!”
朱英:“好,那我就不笑话你了。我正有一件事要与你说,你就来了,这岂不是说明我们有默契?来来来,我给你看一物。”
“大殿下,您这还够神秘的。”方孝孺与他早就熟悉了,自然也没了最初相认时的局促,叹着笑着,跟着去了偏殿的一个房间。
结果进了这个房间,看到了皇长孙给他看的东西之后,方孝孺直接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