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后,反过来安慰大孙子:“莫要担心,爷爷没事。”
老朱说道:“爷爷这些年,见过的生死多了,已是习惯了。”
这一句“已是习惯了”,说的人努力轻描淡写,听的人却有些伤感。
“爷爷,孙儿有没有跟你提过火车?”朱英想了想,对朱元璋说道。
火车?朱元璋摇头,随后问道:“这是什么?车?莫非是与马车一样,是用铁做成的?”
朱英就将自己所了解的火车跟铁路,向老朱描绘了一番。
朱英:“待以后铁轨铺到大江南北,您想要去哪里,想要见谁,直接坐着火车,呜呜呜,就能日行千里,几天就能天南海北来一个来回,这岂不是十分方便?”
他没跟爷爷说飞机什么的,此刻若是说,孙儿以后想造架能上天的飞机,让您坐上飞机,直接飞上天,他见过、坐过,所以他能理解,这时代的人,恐怕会将飞机当做是仙术,难以理解。
莫说是飞机了,朱英描绘完了火车,都让老朱震惊不已。
朱元璋:“你说的,真能成真?火车,自己如何走?牛马拉着,便是千里马,也不可能真日夜不停跑个几千里,便是能,也不能天天这样跑啊!”
朱英就又解释,蒸汽火车是怎么回事。
如果先做火车,蒸汽火车比电力火车要更靠谱一些。
毕竟,有煤,造出蒸汽机,这些就都不是问题。
蒸汽机,朱英自己还真不会造,他只能是将自己所了解的蒸汽机跟蒸汽火车,向河南那边研究院的人描述一番,让他们去想这么做。
他都给了构思了,若这些人集思广益,还解决不了,还无法造出蒸汽机,那他也没别的办法了。
朱英解释了之后,朱元璋坐在那里,沉默了好一会儿。
他抬眸看着自己的大孙子,在这一刻,有了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他的大孙子,似乎生而不凡!
是了,他的大孙子,曾经死里逃生,在八岁那年死去了,又活了过来。
虽然失去了过去的记忆,但是,这种死而复生,本就带着神秘色彩。
那时候,朱元璋就觉得,他的这个长孙,有点不凡之处。
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他与长孙以着普通祖孙的身份生活在一起,因着他的长子十分优秀,他有着一众的儿孙,所以,老朱并不着急让长孙回归身份。
起码,要等到二十岁,那样,就算是“立住”了。
民间不就有这样的传闻吗?
差点夭折过的孩子,之后要更加小心,起码,在成年之前,都要警惕着再被带走。
他的长孙可不是差点夭折,而是真的死去过,后来又被放了回来。
无论被放回来的原因是什么,他都不允许再出现那种事。
那时候的他,失去的还远不如现在这么多。
而现在的老朱,失去了太多太多,大孙子同样也带给了他很多奇迹,让他意识到,他唯一还没有失去的长孙,不,应该说,他已经失去却又被夺回来的长孙,本就是他生命里的一个奇迹。
也许,长孙所说的铁路、火车,真能实现?
作为一个帝王,朱元璋在感慨了一番后,就很快意识到了,若铁路、火车真的能出现,并能像朱英说的那样四通八达,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是具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朱元璋:“孙儿,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其他人,不要传出去。”
光是放开海禁,都出现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朝堂上还没有彻底讨论好,到底是不是要放开海禁。
虽然这也有老朱故意放任讨论,不去阻止的原因,但也能从这件事看出,现在的大明,还是有着多派势力在彼此较劲,并有势力还没被彻底打压下去,居然敢与皇权相争。
朱元璋打算趁着放开海禁这次的事,将一批在朝廷上不老实的人给“钓”出来,然后在解决了海禁的事情后,再秋后算账,将人给清算了。
事情可不能赶在一起来,不然,杀官太多,填补新人这也是个很麻烦的事。
在经过了不止一次填补官员空缺的大事件后,老朱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杀人太快太多,中底层识字的人又太少,再从中挑选有能力的人,的确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朱英都无需问为什么,一看老朱皱眉的样子,再想想过去几年老朱的“丰功伟绩”,就知道老朱这是杀了几批官员后,对后续官员培养速度有些不满意了。
但凡培养的后续官员能火速填补上,并且立刻上手,老朱也不会难得地有了一点反省,意识到自己杀官可以,但不能接二连三地杀,一批一批来可以,但之间还是要给一点缓冲的时间,让
真将人都杀光了,谁来为国办事?
朱英有点想笑,没想到爷爷竟是在这件事上吃了瘪,他点头道:“放心吧爷爷,孙儿明白。”
顿了顿,又安慰老朱道:“爷爷,待五月之后,孙儿打算多办一些学校,从民间选拔一些人才进行培养,也许三两年之内还不能起到极好的效果,但十年之内,整个大明必然会焕发新的生机。到那时,一些陈腐之人就可以连根拔起,让他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