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太子妃吕氏,也听说了这件事。
她对此的反应倒是平淡,早在意识到她的大儿子的天资实在不算是高后,她就已经逐渐降低了期望值。
等到她的大儿子别说是赢得皇上喜爱,在皇上面前还不如朱允熥受重视后,她就已是渐渐有了放弃的想法。
她曾经恨不得代替大儿子去“战斗”,但当她意识到,就算大儿子得到了一些文臣的支持也没什么用后,她就试着想要将大儿子的想法给扳回到臣子的位置了。
一个没有立下什么功劳的皇孙,与一个立下了几个大功且名正言顺的皇上的嫡长孙比起来,那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论正统地位,不如人家。
论功劳,不如人家。
论皇上的宠爱与信重,同样被人家甩得远远的。
论支持者的实力,一个是曾被文臣支持,一个是被武勋支持,这还勉强能打个平手,可到了后来,文臣如吏部尚书等人,不也倒向了嫡长孙?
到了这个时候,还争什么啊!
更不用说,人家现在已是太孙了!
吕氏恨不得用锤子敲开自己大儿子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真没有什么正经存货!
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吕氏已是想通了,就这样吧,太孙的性格看起来还挺宽厚的,她再怎么说,也是太子妃,虽对太孙没有一日的养育之恩,但到底是继母,又有三个儿子傍身,以后怎么都不至于落得一个太凄惨的下场。
所以,就算是这次外面闹得乌烟瘴气,吕氏命人关闭自己住处的宫门,除了三个儿子跟皇上、太孙身边的宫人之外,其余人,一概不见。
连宫外吕家的人,她都是闭门不见。
结果,情绪还挺平静的她,很快就平静不起来了。
因为她得到禀报,她的大儿子朱允炆,竟然在最近这两天,天天往外面跑,而且还学会了什么叫做阳奉阴违,明面上是在宫里老实待着,是去读书了,结果,就是瞒着她跑出了皇宫?
吕氏脑仁都疼,已是隐隐预感到了不妙。
不过,她还是让人去“请”朱允炆过来。
不问清楚了,她今晚是别想睡消停了。
朱允炆正好也是刚回来,结果才回来,就听到小太监来禀报,或是太子妃有请。
因为瞒着母妃出去,朱允炆有点心虚。
听到这话,心里就是咯噔了一下。
但装病也太刻意了,他只能是硬着头皮去见太子妃吕氏。
一进偏殿,就听到一声:“跪下!”
噗通一声,朱允炆应声跪下。
吕氏没好气地问道:“你这两日天天出去?”
“谁说的?母妃,孩儿是去读书……”朱允炆还要争辩。
结果,一抬头,就看到吕氏从旁边取来了戒尺,薄薄的一片,但这东西打人是打不坏的,但是打着疼啊!
打手心尤其的疼。
而且,朱允炆现在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了,不像是几岁幼童的时候,做错了事,会被母妃用戒尺打手心。
他都好几年不曾受过这样的惩罚了,一看到这熟悉的玩意儿被吕氏拿在手里,他脸色都变了。
“母妃!”
吕氏冷声说道:“看来,你还是不知错。”
“母妃,孩儿的确是出去了,但孩儿都多大了?已是快该娶妻的年纪了,您难道还要管孩儿出不出宫?”
朱允炆逆反的劲儿上来了,梗着脖子说着,“孩儿就算是出宫又如何了?左右孩儿只是普通皇孙,又不是太孙,便是出宫,难道还有人会特意跑来刺杀孩儿不成?”
“把手伸出来。”吕氏走到他跟前,示意他伸手。
朱允炆只能是将手伸出来,手心朝上。
啪!
戒尺被狠狠拍了下去,朱允炆疼得就是脸一抽。
啪!啪!
又是两下。
连打了三下,吕氏才停手。
“知不知错?”
朱允炆咬着牙,说道:“孩儿的确是骗了母妃,您要打就打!”
“看来你还是不知错。”吕氏又啪啪啪地打了好几下,这才收手。
见自己的大儿子跪在那里,也就是不言语,明显是不知错。
吕氏脸色也有些灰败下来,因着偏殿里只有他们母子二人,她就低声说道:“你竟还不知错?你可知道,你险些就坏了皇上的大事!”
什么大事?
朱允炆还反驳道:“皇爷爷因有人议论太孙,所以抓了数千人,难道此事就是对的?孩儿虽然如今不受宠了,可也读过圣贤书,知道这样不对。孩儿不敢去劝说皇爷爷收回成命,却也可以帮一帮外面的人……”
“你还是不懂。”吕氏是真的无奈了,她这个大儿子,看来是真不适合做一国之君的继承人啊。
也难怪皇上原本还算疼爱她的大儿子,结果后来还是放弃了大儿子。
听听这话,仿佛很仁义一般。
但是,治国不是不能用这样的道理去治理,作为一国之君,也不能从这样的角度去看事情。
便是吕氏,做了太子妃后,跟在太子身边,也渐渐懂了一些道理。
“你焉知,这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