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鲲鹏一下子来了兴趣,他火速来到环卫处对这里的捐款事项进行采访。
刘梅一家的遭遇在环卫工人当中,已经是耳熟能详。
大家无不被她们这种迎难而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打动。
“记者同志,大家能捐款了吗?他们都等了一会儿了,从上完早班还没有回家休息呢。”
“开始吧,别影响到大家休息。”
韩鲲鹏为自己的姗姗来迟而感到不好意思,同时让大家尽快开始捐款。
只见一个个环卫工人,手里拿着五元、十元的纸币,朝着捐款箱走去。
走到捐款箱前,他发现有一名环卫工捐出了五元钱。
在将手里的五元钱投入到捐款箱里面之后,他又站在捐款箱的后面,不断掏着裤兜和衣兜。
从上衣口袋里面掏出几张皱皱巴巴一元钱的纸币。
他如获至宝,兴奋地将纸币给摊开,再次来到募捐箱前,将这些钱都给捐了进去。
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韩鲲鹏一下子将他拦住。
“大叔,我看你已经捐了钱,怎么又捐了一次?”
“第一次捐得有点少,我就想再捐一点。”
这位大叔有些腼腆地说道。
“不知道你第一次捐了多少钱?”
“捐了五元钱。”
“那第二次呢?”
“三元钱。”
这位大叔的声音小得就是韩鲲鹏都没有听出来。
韩鲲鹏瞅了瞅身边的环卫处领导。
他也在晃动着脑袋。
“大叔,你第二次捐了多少钱。”
“三元钱。”
他举起右手,用三根手指明确一下自己捐款的金额。
韩鲲鹏也是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大叔,你做环卫多少年了?”
韩鲲鹏主动与这位大叔聊了起来。
“二十五年。”
随着聊天内容的不断深入,韩鲲鹏才知道这位大叔兜里仅存的三元钱却是自己的全部家当。
之前这位大叔还计划着,晚上可以用这三元钱购买一包榨菜和馒头,坚持个一两天,可是就在捐款的那一瞬间,这位大叔却认为更有人比他还需要这笔钱,就直接都给捐了出去。
采访到这里,韩鲲鹏对眼前的这位大叔是非常的崇拜。
不过,他还是在不断地追问下去,“那你今天的晚饭怎么办呢?”
“我家里还有米,我可以煮一点稀饭对付一口。”
“那接下来的日子,没有钱,你怎么生活?”
“没事,再坚持个两三天,我们就会开工资,之前钱花完的日子我也是这么度过的。”
他本来就处于贫困的边缘,还要将自己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给更需要的人,韩鲲鹏是深受感动。
这何尝不是最好的新闻素材。
这次他并没有局限于捐款数额的多少,而是从一个环卫工的捐款这个角度入手,主要写了这位大叔捐款前前后后的故事。
“刘主任,今天报纸上怎么没有那个捐款新闻的后续报道?”
一段时间以来,社长对这条新闻也是尤为关注。
“这两天都是比较平常的捐款信息,我想等两天,再看看有没有比较有价值的角度。”
“不行,这条新闻必须持续地给我报道,哪怕就是常规的捐款信息也一定要有。”
要不是上级领导在不断地关注着这条新闻,社长哪里有闲工夫管得这儿细致。
让刘主任最反感的就是这样,将所有稿件都排上版,领导要求临时撤稿,换上一条还没有出来的稿件。
“韩鲲鹏,你的那篇后续稿件写得怎么样了?”
韩鲲鹏是一脸的茫然。
“主任,今天这稿子不是不上了吗?”
“上,你快点写吧。不要写太多字,我这给你预留的位置也就在八百字左右。”
刘主任就让编辑将排好版的稿件给临时撤掉。
“主任啊,能不能不这么整,你们审稿之前能不能就把上什么稿件给安排好啊。”
编辑最反感的就是这样,忙乎一大顿,结果来了这么篇稿件,让他之前的工作基本上都毁于一旦。
越说越来气,编辑又说:“咱们不是还有没有排好的版面吗?要不就将这条稿件给送到那个版的了。”
“那个版是突发新闻版,和稿件的定位严重不符,不能上!”
刘主任也是被社长这突入起来的安排感到有些烦躁不安,也是根本就没有顾及编辑的情绪。
“这活要是这么干,谁还能干得了?什么稿件?”
编辑感到非常气愤地问道。
“就是那个捐款的后续。”
“简直就要被这条稿件给燥死了,上次就是因为这篇稿件,就是因为字数太多,导致我把之前排好的一些稿件都给撤下来。”
“没办法,这是社长要求的,我也是一百个不愿意……”
为了安抚编辑工作,刘主任并没有与编辑在那里硬抗,而是将矛盾全部转嫁到社长身上。
“你告诉小韩,别把那么个稿件给写得又臭又长。”
编辑看了看自己排的版面稿件,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