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两章本来是第四卷的,不小心发到第三卷,又无法删除,最后只能选择了我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两篇历史散文,在此滥竽充数,喜欢散文的可以一阅。不喜欢的翻过!)
一个秋日的下午。我穿过古都南京繁华喧嚣的街道,走出挹江门的古城楼,沿着一条深长曲折的巷子,寻找那因为《南京条约》而闻名于世的静海寺。
天色很好,雨后乍晴的阳光把一片湛蓝的天空裸露给人们,几朵诗意的白云被随意堆放在天际,悠闲得如同护城河边对弈老人们的银发。
静海寺在一片民居的角落里,当她挡住了我的去路时,我的目光差一点难以接受她这样一副羞涩的容颜。在我的脑海里,她该是一种何等恢宏静穆的景象呵!
面前的静海寺,被历史和现实夹成这样一个场面:只剩下一个孤独寂静的小院落,几间飞檐画栋的偏殿;里面,仅仅摆布着与《南京条约》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再有,便是三两游人了。
也许,这就是静海寺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吧。历史远去的背影,也仅能在人们心中留下这样的回味了。可是,站在这里,我不禁想告诉人们,静海寺,原本并不是这样一个面目的,她不但与历史上那个耻辱的条约有着切身的联系,而且还记载着中华民族一段辉煌呵!
那是公元1408年的某一天,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朱棣,坐在今天北京故宫的龙椅上,降旨嘉奖一个为大明朝也是为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老臣。他在宣布了一系列嘉奖令后,又决定在应天府(即今南京市)为这位老臣修建一座巨大的寺院,供其颐养天年。而且,连寺院的名字,这位皇帝也想好了:就叫“静海寺”吧!静海、静海,四海平静么!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静海寺。
能够博得朱棣如此欢颜的老臣是何许人也?
郑和。一个能够让所有略知历史的人怦然心动的名字,一个使那段中国历史熠熠闪光的人物。
592年前,正是他,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从今天的苏州市刘家港起锚,七次远涉重洋,把大明帝国的文明火种,撒遍了太平洋、印度洋以及非洲大陆许多国家,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一个空前奇迹。
史载,静海寺初建时,号称“金陵律寺之冠”。这座两万余平方米的建筑,“长廊广殿、鳞次翠飞”,景象颇为壮观。又因为院内移植了一些海外的香木奇树,供奉着郑和从印度带回来的罗汉,越发吸引了远近游人,使静海寺很快成为当时著名的香火胜地。
然而,朱棣和郑和绝没想到,时隔400余年后,他们所修建的这座象征繁荣稳定的静海寺,竟然被自己的后世子孙,用来和外敌草签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泱泱大国,在夷人枪炮的震慑下,被迫割地赔款、五口通商,主权丧尽,以致直到今天,中华民族还在忍受着国土丧失造成的心灵创伤。
静海寺对历史的见证,首先是以自身的破败开始的。
明末,国势衰落、兵乱频仍,战火中的静海寺开始摇摇欲坠、风雨满楼了。
随后的清政府亦难挽回中国历史江河日下的颓局。康乾之治后,中国封建制度的肌体,已可以嗅到死亡的味道。
1853年,不满清王朝残酷统治的洪秀全率领几十万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为了攻下这座帝王之都,洪秀全的将士们发现了静海寺这块风水宝地,他们在静海寺内打入地道,直通南京城下,然后,一包火药,轰塌了南京城墙……经过这场战火,静海寺遭到严重破坏。
自1853年后的半个世纪间,中国外有虎狼,内有兵乱,到处烽烟四起,而南京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一直战火不断。
处于繁华之地,六朝古都的南京门外的静海寺,自然难逃厄运。
特别是众所周知的,那群来自大西洋岛国的强盗,更给静海寺浇上了一头污水。
众所周知,公元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委派钦差达成耆英、伊里布等人登上英国海军军舰“皋华丽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终结,同时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开端。
但是,后世的我们只知道,《南京条约》是在英国的军舰上签订的,但是商讨条约内容的谈判地点,却被有意安排在了南京的静海寺。
而且,这个地点,是西方那群强盗们,主动提出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选择静海寺作为条约的议约地呢?
原来,当初的皇帝朱棣,修建静海寺不但是为了纪念郑和的不世之功,更是为了保存和供奉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珍贵宝物,并以此来炫耀中华帝国的航海成就。
所以,在强盗们的逻辑下,静海寺就这样,从荣誉圣殿变成了屈辱,曾经的航海光辉和历史荣耀,已经被鸦片战争的惨败,彻底抹杀殆尽了。
更为可恨的是,本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攻南京时,几发炮弹落在了静海寺内,使这座古寺燃起了毁灭性的大火。大火一连燃烧了数日,一代名刹,终致荡然无存!
考察静海寺被毁灭的历史,不能不说是与清政府的腐败及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