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大嫂笑着开口。
“李家嫂子,这咱们见的都是第二面了,我这有啥话就直说了。
这月娇家里的事儿我都跟你们说过了,这你们这我们今天也看了。
虽说现在是越穷越光荣。
这两个孩子翻回身,办喜事该有的铺盖穿戴那该有的也得有是不。
尤其是这月娇从小到大实在是没吃过啥苦,说实话。
她爹妈娇惯她,连饭都没让她做过。
好在他俩就在镇上。
听说春阳工资有三十块呢!
哎呀!还得租个房子,紧吧紧吧倒也够他俩生活。”
钱家大嫂顿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孙月娇,见孙月娇还是低着头,才又道。
“就是,他俩结婚分了出去,家里怕是不能像以前那么照应。”
钱家大嫂说到这就不说了,可是该听明白的,屋里人已经都听明白了。
两个老太太对视一眼,没说话。
顾惠兰脸上的笑容当时就有点僵住了。
她没打算娶了儿媳妇儿,在家伺候她,也没打算儿子结婚了还让他咋帮衬家里。
就是没结婚,春阳交给她的工资她也都给攒着呢。
可是她想的是一回事儿,这儿媳妇没进家门呢,就提出来分家,她心里头不痛快。
但是也没说什么,主要还得看孩子自己的意思。
李春阳也听出来不对味了,脸上的喜色也淡了下去。
顾惠兰没接这个话茬,而是张罗起了午饭,不管婚事儿成不成,人家大老远走来的,咋也不能让人饿着肚子。
其实午饭早就准备好了。
白米干饭,野鸡炖土豆,焖河鱼,肉片白菜炒木耳,糖稀山楂拌冰糖萝卜。
帮着做好饭,乔桂英,顾晓兰她们就回去了,留这吃饭的只有吕老太太。
饭菜一上桌,钱家两口子和孙月娇就愣住了。
镇上的供应三天两头就断流,多少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喝稀都直断顿。
这老李家还能吃上四个菜,有鸡,有鱼,有肉,还有糖果子。
主食不仅是细粮,还是干饭。
孙月娇忍住咽口水的冲动,自从家里出事儿,她就没吃过白饭。
她父母临走前,把她托付给了钱家。
钱家是她妈那边的远房亲戚,按辈分她叫表舅。
她妈给钱家留了好处,看在那些东西的份上,钱家两口子对她还算不错。
可是钱家的日子本来就不算太好,这一乱就是大半年,日子更难过了。
三十儿都没沾上点肉星儿。
李大锤,顾惠兰客气的让菜,钱家两口子和孙月娇,尽量控制自己,一口一口,稳稳当当的,可不能丢人。
吃饭前,顾惠兰一直没接她的话茬,钱家大嫂心里有些没底。
这功夫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
自己刚才提的那些,这老李家能不能不高兴啊。
这要是一个不高兴,这婚事儿黄了,这样条件的人家,可不好找了。
可是吃着这一桌子的菜,心里又有些有底了。
他们虽然没接她话茬,但是张罗留饭了,就还是想成了这门婚事儿。
就像月娇说的,只要她抓住他们儿子的心,有啥不痛快的,她们也得认下。
吃完饭收拾了下去,趁着顾惠兰和钱家两口子继续唠嗑。
吕老太太起身出去了,李春阳也跟了出去。
来到顾福升这屋。
屋里,顾福升家三口人刚开完小会儿。
顾福升没过去,乔桂英同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姑娘心眼不少。
心眼多不是坏事儿,可是没结婚呢就这么处处算计。
这真结婚过日子,春阳以后的日子,要累。”
这种事儿,顾晓兰同学没有啥看法,她不懂。
吕老太太领着李春阳进屋,李春阳叫了一声二舅,坐到条炕上。
然后问乔桂英。
“二舅妈,你觉得这孙同志咋样?!”
乔桂英还是以前的想法,回他。
“这是要和你过一辈子的人,你自己的想法最重要。”
吕老太太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开口道。
“这姑娘不大,心眼可不少。
心眼多不是坏事儿,但是分咋使,分跟谁使!
哎呀!这两口子过日子,她要是心里有你,这心眼多就是好事儿。
她要是心里没你!”
吕老太太顿了一下,接着道。
“那就是祸事!
一句话!两口子过日子过的是心。
一辈子那么长,谁知道,一辈子都能碰上啥沟沟坎坎啊!
姥娘说的,你自己琢磨!”
李春阳点头,却没有说话。
顾晓兰和自己老爸交换了一个眼神儿。
她奶和她老妈的看法,如出一辙啊。
送走了钱家两口子和孙月娇,直到她们出门,顾惠兰也没回那个话。
钱家两口子也看明白了,关键还在李春阳身上。
把人送走了,顾惠兰就上火了,牙都疼上了。
顾福升劝自家老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