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的句号。”
虽然四月份还有“世界花样滑冰团体锦标赛”,但那是团体赛事,荣誉方面团体、国家都比个人要高,选手也只会上一套节目,自然不能论为个人征战的赛事。
主持人交谈之间,场馆灯光倏然大亮,无数镜头对准外间等候区。
只见幕布被工作人员一把撩开,六位选手依次走了出来。
待入口挡板被打开,选手鱼贯而入蹬冰入场,喧哗顿时变成更恐怖的声势一冲而起!
三万名观众所营造的气势,在这个室内空间里竟有种无处可逃的胆颤。
司空夏把外套拉链拉上,与对手们站成一列,在广播的介绍中向四面观众欠身致礼。
目光所到之处,观众席上无一不是黑压压一片,就连内部B区位置都坐满了人。
随着镜头捕捉到暮羽哲也等众多运动员在B区观赛,林元龙八卦了一两句后就飞速开始主持:“……现在是选手六分钟练习时间,我们先来看一下出场顺序。”
中央屏幕适时弹出了抽签决定的出场顺序。
——黛布拉、玛丽亚、雪丽、维娜、司空夏、池田凉子。
廖子琳:“我国选手司空夏在第五位出场,位置不错,但也是一个很考验心态的位置。”
“没错,她应该是首次在自由滑处于领先位置,如何把期待与压力调节好,对于一位刚升组的小将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此次短节目落后的维娜还在她前面出场,压力将更大。
对方毕竟是名将,竞赛经验丰富又以稳定度为名,心态一恢复,再次失误的可能性极低。
到底如何应对,只能靠自己,无人能帮。
很快,六练时间一过,在广播的提示下,除了第一位出场的黛布拉还留在场上,其余五位选手纷纷下场。
随着《加州旅馆》滑曲缓缓响起,黛布拉侧滑开场。
悠扬的音乐让人很快便进入角色,她神情入迷,肢体柔软,金灿灿的秀发在赛场上,天然就能吸引全场注意力。
每当镜头拉近拍摄,那肤白唇红的美艳脸蛋,都不由让人感叹造物主的偏心。
“其实在没有3A冲击下,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技术性来说,黛布拉选手这套编排都是顶尖水平。”
“是的呢。”林元龙看着技术动作慢放:“但没有办法,有了3A冲击,高级三三就必须跟上,那高级连跳的竞争力必然不足。”
这个残酷现象也可以放在第二位出场的玛丽亚身上。
玛丽亚虽然清楚大概已提前退出争台行列,但眼下比赛也没有划水,依然努力高质量完成各项技术动作。
其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力,让人感叹之余又十分佩服。
如果不是太过热爱这个冰场,她估计在冬奥会后就接受某冰上剧场的多次追求了。
这种世界性的巡回冰上剧场,赚得多训练也不用那么艰苦,甚至剧场经理大开名人绿灯,称只要参加其中几场就可以获得同样的薪资待遇。
但她一直说没办法同时兼顾,为了不耽误训练,甚至还推了不少国内的冰上表演项目,单就她对花滑的坚持和热爱来说,旁人都不能说什么。
“让我们来看一下玛丽亚选手最后得分……自由滑115分,总分为182.7,目前暂列第二。”
“目前暂列第一的依然是总分184的黛布拉选手。”
下一秒,当镜头落在雪丽身上时,似乎喻示着争台大战将从这里拉开序幕,场内欢呼掌声凶猛,紧张的竞赛气氛也达到巅峰!
——她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再等下一个机会。
雪丽沉着推开挡板后滑,在针落可闻的冰场中央,摆出开场动作。
现场响起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婉转旋律,她稳定开场后十几秒,第一个单跳阿克塞尔三周阔步一跃,在尖锐风声中稳稳落地。
她当然想守住这个微妙又岌岌可危的名次。
从自身来说,她处于竞技状态达到巅峰后会渐渐滑向低谷的年纪,更是要在有限的职业生涯里,去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若说,今天能在世锦赛中排名前一位,下赛季必定能缩短攀爬至高峰的时间。
这种顷刻之间能把人压垮的重担背负在身,如何,你的实力能否与野心相匹配?
“刷拉……”轻盈的高级三三富有节奏完美落地,带动了全场观众更热烈的欢呼掌声。
廖子琳赞叹道:“漂亮的连跳!”
林元龙:“太稳了,可见她的保稳策略还是可行的。”
雪丽今天的保稳策略是肉眼可判定。
本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演绎,但她身姿又收的非常紧,好似被框在了一个框架上,每一个步子,每一次舒展手臂,不会犯错但也没表现的多入戏。
很难去形容这种听着比较私人的个人感受。
雪丽的谨慎不是说她难度配置降低,而是宛若一个模式化的夺分机器,超不出预设编程。
而且在前者玛丽亚、黛布拉的倾情演绎下,就更衬托出她的情感投入不如之前。
怎么说呢,前辈名将都在技术、艺术性上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