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羡龄被这篇《守宫论》的立意给惊艳到了。
这可是明朝啊, 一个土生土长的女子,就能有“君王有道则守,君王无道则不必守”思想,就像她独自在夜里色荒漠里跋涉, 忽然逢着一棵开花的树, 再定眼一看, 原来有许许多多花树隐在夜色之中,这是何等的珍贵。
她将文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提起红笔,在试卷左上角空白处标了一个显目的“第一名”。
晚上, 朱祐樘回来, 等他换了衣裳,坐在塌上歇息, 张羡龄便立刻拿着自己发现的这一篇宝藏文章给他看,献宝一样。
“不试不知道, 女官之中真是人才辈出啊。”她感慨道。
朱祐樘倒有些意外, 宫人试的结果这么快便出来了么?他以为还要等几天。
她办起正事来,倒很有几分雷厉风行的样子。
他将那篇文章接过, 也有几分好奇,能得笑笑如此称赞的文章,不知写得怎样?他从前接触的女官不多,唯有两个尚仪局的女官立在御驾后头, 手中时时刻刻拿着纸笔, 默然记录, 偶尔也往后宫传达旨意。她们在后头无声无息的站着, 很不显眼, 除了“遵旨”之外, 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是以朱祐樘当真没想过,这些女官的才学如何?是否有什么抱负?左右记事传旨这件事,也不考察这个。
他翻开试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手工工整整的馆阁体。
光就这一笔字,就已是不凡,纵使放在殿试一甲的文章里,也绝不逊色。
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内容,立意让人耳目一新,旁征博引、古今典故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一般。
他不经感叹道:“不错,这是何人的文章?”
“还没拆封呢,暂且不知姓名。”张羡龄道。
她原本也想拆开试卷的姓名封条,看一看是何等人物写出的文章,正要动手,又想起还没到名次全定的时候,若是此时看了这一套卷子的姓名,也许会有些影响。
还是要等朱祐樘确认这一篇是第一名,事情稳妥后,她才好拆去封条。
“樘哥哥觉得如何?这篇可否为第一?”
“其他名列前茅的文章可在?我看一看。”
为显公正,朱祐樘将初选出来的前三甲文章都看了一遍,越看越感慨,原来这宫中女子亦不乏胸中有丘壑者。其他的《守宫论》于立意之上虽无第一篇那般惊艳,但也都言之有物、各有千秋。有这些人帮着笑笑管理宫闱,他也就放心了。
朱祐樘将最后一篇文章看完,斩钉截铁道:“第一篇确实当为第一。”
名次既定,就到了激动人心的唱名时刻。
第二天,考务组女官早早的到了坤宁宫,俱穿着女官冠服。参与宫人试的宫人们也列队站在月台之下,皆屏息以待。
为讨个好彩头,张羡龄特地命宫人从库房里将过年时用的那一款宝案寻出来,用来放置考卷。坤宁宫月台上摆着一张剔红大吉宝案,案面上绘着许许多多红色小人,都欢天喜地的庆祝着,看着就喜庆。
考卷依名次一一摆好,边上搁着一把银鞘小刀,唱一个名儿,许尚宫就用银鞘小刀拆封一份卷,念出姓名。
司赞女官看着许尚宫新拆封的试卷,高声唱道:“一甲第一名--沈琼莲,擢升女学士。”
人群略微有些骚动,知道沈琼莲是谁的,都用目光去寻她的影儿,不知道沈琼莲是何人的,则小声问着相近的宫人,问这沈琼莲是何许人物。
这可是弘治元年第一场宫人试的头名呢!只要没出大错,一定前途无量。
被众人注视着,沈琼莲微笑着立在原地,并未失态。
沈琼莲原以为听见唱名之时,她会激动万分,可当自己名字果真念出,她却没有想象之中的激动。
直到唱名结束,许尚宫告诉沈琼莲,中宫娘娘预备让她接任尚宫之位时,沈琼莲的微笑方才维持不住了。
她深呼吸了两次,方才开口说话:“这……未免有些出乎意料。”
若不是知道许尚宫生性严肃,从不和人开玩笑,沈琼莲几乎以为她是在逗自己玩了。按照常例,她如今是正六品司籍,即便擢升女学士,那至多提一个尚仪,怎么会直接接任尚宫之位?
虽说尚仪与尚宫都是正五品女官,可其中的区别,却大了去了。尚宫之责,不仅仅是管辖尚宫局,而是统领六局一司,导引中宫。后宫一切文书、用度,皆需通过尚宫之手办理。就是宫里的娘娘侍长们,只要是后妃以下,见了尚宫,也是客客气气的,轻易不敢得罪。
许尚宫静静望着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怎么?你觉得你担当不起?”
“那倒不是。”沈琼莲渐渐平静下来,“微臣自信,能担当的起尚宫之位。”
“这就好。”
若是沈琼莲一副畏畏缩缩、难当大任的样子,就算中宫娘娘有意愿,许尚宫也会据理力争,另换他人。引导中宫,总行六尚之事的尚宫,一定得有个尚宫的样子。
许尚宫拍一拍她的肩膀:“当尚宫的,自己得有足够的底气,走出去,别人才能服你。即使在中宫娘娘面前,也绝不能奴颜婢膝,恭敬要有,但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