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乖乖……”最有经验的老农都蹲在点点绿意的田边发愣。
步东升很镇定,他早就震惊过了,家后头的自留田里都十厘米高了。步冬鲤含着甜菜根,挤到村长和大队长身边,这两人也处在惊讶中,有步音的话打底比其他人好些。
步冬鲤跟说小秘密一样让村长爷爷弯腰,嘀嘀咕咕:“叔公叔公,要围起来呀!要围起来呀!”
她想起自家的自留地在出芽的第一时间就被步寒末和步音一声不吭地“伪装”起来,虽然不懂,但是觉得姐姐做的都是对的的步冬鲤就提醒了村长。
村长和大队长身体一震:“对!对!不能别人看着了!赶紧围起来!”
有村干部小声说:“围起来岂不是更显眼?”
“起房子!起房唔唔……”步冬鲤跳着蹦着,步东升一把捂住她的嘴往旁边走,不明白她一个丁点大的小娃娃掺和什么。
“对!对!起屋子。”要是说是个房子挂把锁外人也不好进去看。
村子里的人很快都知道了这一个通知,把自家的“芽儿”藏起来。因为起房子材料实在是不足钱也不够,村里人用泥用土,和旱稻苗比着速度,开始不断围起来,不敢封顶,最上头埋了尖锐的碎石头,门也留在向阳的面。
所有人干得热火朝天。
这小芽儿,就是全村的希望。
**
步音这次还是卖的山药,在黑市卖的差不多后,没有碰见汪老太太,想了想顺着上次的路找到那一家,轻轻扣了扣门。
“谁呀!”
爽朗的女声后,一个妇人开了条缝,看着陌生的两人:“你们找谁?”
步音扮演的老小太有些局促:“那、那个,汪大姐在家不?咱,咱是上次送山药的。”
汪老太太肯定是在的,步寒末听见了她的声音。
她这么一说,妇人的表情变了,亲和又热情:“哎呀是阿姨您啊!快、快进来坐坐,我这就去喊娘啊。”
步音和步寒末推却不能走进来,就坐在院子里。
从院子看就知道这家过的还算不错,架子上晾着衣服,大概六到八口人,环境也算是干净。
汪老太太听见步音来了,很快就出来了,第一件事不是和她儿媳妇一样去看步寒末的背篓,而是去看步音的手:“好了些没?”
步音心里一暖,回道:“好多了好多了……多亏大姐您,当家的已经去城里住院了……”
两人唠了会儿磕,步音也说了自己姓“步”,再多的一个没问一个没说,都很有分寸。
小媳妇心里急得要死也不敢吭声,一眼又一眼瞟着沉默“青年”身后的背篓。
大儿媳妇更沉得住气,这老太太来了肯定是要跟她家交易的,急什么?
步音坦然说她这次带的山药大半都卖了,只给汪老太太留了小半。听到这会儿大儿媳妇禁不住挪了挪步子。
那山药实在好吃,根本留不住,一周不到就吃完了,家里人还惦念着呢!
步音观察了汪老太太等人一会儿,虽有些失望但没什么负面情绪,便凑过去和汪老太太轻声说:“大姐您别急,虽然山药没有了,但我这里有其他大宝贝,给您带了两根……我儿子都顶着风头只给我了几根哩!”
“啥啊?”
“就是上次说的胡萝卜。”
“哦哦!那个啊!辛苦你了!”
小儿媳妇想,不过就是胡萝卜,而且才两根,哪里够吃啊,难不成是啥金萝卜?
她见娘聊的高兴,就没说什么,有的吃也成呢!乐观的想,两胡萝卜省着点能炒两次了。
步音和步寒末出去了一趟,再回来时,从背篓里拿出两根分开叶子的“胡萝卜”,不分开叶子不行,背篓都装不下。
步寒末把胡萝卜拿出来时,小儿媳妇嘴巴张大,大儿媳妇险些把手里的娃给摔了。
汪老太太激动地绕着那两根快比她乖孙还高的胡萝卜走两圈,握着步音的手热泪盈眶:“大妹子啊!啥也不说了,这份情我们全家都记在心里……看什么呢!还不收拾起来!秋枫去拿钱!”
两个儿媳妇“哎”了一声,大儿媳妇把崽子放在奶奶边上,小跑进屋子里,往日娇滴滴的小儿媳妇憋着气,哼哧哼哧抱着胡萝卜放进家里藏起来,翠绿大片的胡萝卜叶子也不能放过,瞧着就爽口。
大儿媳妇很快拿着钱和票出来了,家里说好了以后步音来了全家人一起出,她连同上次的麦麸钱一起给了步音。
汪老太太把步音送到巷子口才分别,旁边有个邻居好奇地问:“汪姨,那谁啊?你亲戚?”
汪老太太挺起胸脯:“那是我远房妹子,跟我可亲了!进镇子里就来看我!还带了两胡萝卜给我哩!”
邻居“哦”了声,心想两根萝卜算什么?又想到步音没蹭饭又能带点粮食来,于是又羡慕起来,自家怎么没这种好亲戚呢?别说两个,一个胡萝卜她也不嫌弃啊!
汪老太太看着羡慕之色的邻居,忽然想到步音暗示她家有面粉和麦麸量大不好出手,要是有渠道就好了,立马拉住了邻居:“巧儿啊……你娘在不?”
“啊?”孟巧儿茫然地看着一脸严肃的汪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