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出声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冯溥,“皇上,您让三阿哥在此听政,是何意啊?”
康熙一怔,“听政?太傅误会了,朕只是让三阿哥在此伴驾而已。”
冯溥直言进谏,“皇上,恕老臣直言,南书房所议乃军机大事,此举不妥。”
康熙不以为意:“太傅多虑了,三阿哥才六岁,且在尚书房读书不足十日,能听懂什么?”
康熙觉得,如果胤祉聪明,想要独善其身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将南书房里面的事情给透露出去的。
这些事情关乎大清国祚,但却并没有关乎胤祉自身。
但是大臣们可不这么想,他们并没有因康熙这话安心,“不如请三阿哥于偏殿等候?”
康熙看向胤祉,胤祉望向窗外,康熙也跟着他看过去。
接着就对上乌鸦‘虎视眈眈’的视线。
康熙:“……”
康熙:“朕言尽于此,尔等快些想对策,莫要顾左右而言他!”
康熙暗自叹息,这些大臣,知不知道,朕可是为了你们不受‘暗器’之苦?
满汉大臣皆面面相觑,最后被康熙威严的视线一扫,不敢再置喙。
胤祉在心里偷笑。
不过,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在汗阿玛身边,自己竟然没有因为被大臣们议论而感到社恐,反而很自在。
胤祉其实无心听他们说什么的,但今日他们议论的正是台wan的局势,胤祉想到后世的局势,瞬间好奇起来。
因为他记得清朝时期,康熙是收复了台wan的。
他不由便竖起耳朵听了。
原来,去年郑经病死、郑经长子被杀,袭延平王的是十二岁的次子郑克塽,如今正是攻下台wan的好时机。
今日商议的就是由朝廷出兵,应当由谁来统领军队。
有趣的是,满人支持的是满人官员,汉人支持的是汉人官员,也有和稀泥的,说是多人同心合力,定能平定海疆。
胤祉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听了都觉得好笑,在领兵的事情上,哪有什么同心协力会更好的事情?
果然,汗阿玛一直拧着眉,最后他点了明珠的名,让他一个人说。
明珠一直都没发表意见,此时被点名,察言观色回禀道:“多人共同统兵反倒会互相牵制或互相推诿,不如由一有才能之人,统一指挥。”
“那端范认为,谁是这最有才能之人?”
明珠:“奴才以为,福建提督施琅可当此大任。”
康熙无视其他人的意见,‘采纳’了明珠的建议,并对他大夸特夸。
接下来他们又讨论起具体的进剿计划,胤祉就听不懂了,只是心里隐隐兴奋:哇,见证历史!
要是汗阿玛的子孙后代,都有他这般厉害就好了……
等康熙与大臣们议政结束,已经过了午时,胤祉正常的午膳时间早就过了,胤祉摸着咕咕叫的小肚子,委屈巴巴地看着康熙。
直把康熙看得心头一软,“速速摆膳!”
父子俩正用着午膳,忽然有不知哪来的小太监匆匆到了门口,对门口的乾清宫太监说了什么。
梁九功连忙出去查看,没一会儿转回来,语气焦急:“皇上,德妃娘娘要生了,似乎……不太顺利。”
康熙站起来,“走,摆驾永和宫。”
走出两步,忽然发现胤祉也要跟来,康熙顿住脚步,“产房之地,小孩子不要去。”
胤祉却一副‘你又骗我’的表情,康熙是真的迷信这个,不愿孩子见到血腥,于是道:“你派个小宠跟我去就行了。”
说完,又头疼了。
乌鸦不行,意头不好。
小鼠不行,会乱跑惊吓女眷。
小猫也不行,叫得人心头发慌。
有没有什么小宠,是不会闹的呢?
康熙想了想,忽然灵光一闪,“你跟朕来。”
康熙领着胤祉去了御花园,指着池塘里的锦鲤说:“汗阿玛送你一对新的小宠,你便让它们监视汗阿玛吧!”
胤祉震惊地看着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