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都市言情>面人儿精> 第105章 三年了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三年了啊(2 / 3)

番商议下,家里的布局又开始发生变化。

二楼三楼还是住人,毕竟五大六小11号人呢,有两对夫妻,有单身汉,还有收养的兄妹,实在是没法再调整优化了。

于是只能在露台和一楼想办法。

楼台原本有个三四平方米,用作日常晾晒,夏天也可以在上面乘凉。

随着租界内物价飞涨物资紧缺,潘妮指挥粉人潘到处收集竹木材料,在露台上硬生生搭出个鸡棚来,占了晒台的一半,里面养着十来只老母鸡。

这些鸡来的不容易,租界本身不生产粮食食品,这些就得靠周围农民往租界里贩卖,可华埠都已经被日军占领,侵略者隔三差五搞封锁,就使得租界的物资供应很不稳定,缺是不缺,但今天什么菜多,明天能不能买到玉米就要看运气了。

家里两员女将为了保证全家吃喝,每天轮流去菜场,如果眼睛尤其是盯着活鸡。

发现合适的赶紧买下,甚至都不愿意还价。

这时代的老母鸡可是太宝贵了,炖汤是舍不得,非得买来后放到鸡棚里,两人还搜集各种菜叶子米糠用来喂鸡,至于吃饭时剩下的各种大骨头,更是舍不得扔掉,放到石臼里用力冲成骨粉骨渣,混在饲料里用来喂鸡,这样老母鸡生出的鸡蛋才不会软壳。

养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鸡蛋,现在菜场的鸡蛋也成了紧俏商品,不像之前,今天卖完了,明天肯定还有,现在是去晚了就没,什么时候还会有?完全不知道。

有了这十五六只老母鸡后,家里的鸡蛋问题算是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平均每天能收获四五枚鸡蛋,加上从菜场里买的,可以保证孩子们每人每天一个,有时候碰到鸡群争气,一天最多能捡到9个蛋,那晚上大家就有荷包蛋吃了。

虽然晾衣服的地方缩小了一半,相比于稳定的鸡蛋来源,这点成本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至于到了一年三节的时候,去晒台上抓只老母鸡杀了,放上火腿,炖上一锅鲜美的鸡汤,一家人吃得眉开眼笑,哪怕用的是最大号的砂锅吃的底朝天。

至于一楼变化更大。

一楼从大门进去分别是一个小天井,厨房,前客厅,后客厅。

天井不大也就四个平米,有口水井,在没通自来水之前,住户就靠水井来提供生活用水。

金溥佑搬来时,已经有了自来水,井水只用来洗洗拖把或者浇花。

最大的用处还是夏天放下一只吊桶,里面放着西瓜或者瓶装的汽水啤酒,一个钟头后拎上来,冰凉!

或者在太阳下山后,打上几桶井水,往天井的水泥地上一泼,暑热之气顿时全部烟消云散,一家人摆个小桌子出来,露天吃晚饭,吃完后,搭出张竹榻来纳凉。

但有了孩子后,在金溥佑便找人来给井按了个盖子,平时用锁锁住。

随着孩子越来越多,这口井也从此也就不再发挥作用。

现在潘妮和张招娣又使唤着粉人潘把天井的一半也搭了个棚子,这口井是再也没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被一起搭进厨房里,买了张小桌子往井上一扣,正正好好,这个棚子成了厨房,里面放着煤球炉和洋火炉,旁边是自来水和水斗,再旁边是两个架子摆着锅碗瓢盆。

原本的厨房,张招娣找了营造所的工人来,铲掉了油腻,重新粉刷一新。

至于客堂间,前客堂原本是作为饭堂来用,摆着两张八仙桌,也是孩子们晚上做功课的地方,后客堂承担着客厅的重任,家里有访客都是让到后客堂的沙发上落座款待的,同时也是晚上大人们扎堆休息的地方。

后客堂比前客堂宽大不少,也就是这样才能同时摆下三个大马扎,周围还有几个沙发凳子。

现在前客堂和厨房一样被粉刷一新,成了……仓库。

而吃饭、做功课、捏活儿,织毛衣,统统集中到了后客堂,看上去就像满座的茶馆店似的,但这也没办法。

腾出来的两间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的东西,通常堆放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比如一令一令的一开白报纸。

令是纸张的计数单位,500张为一令。

这是印刷报纸的基本材料,长三尺,宽两尺。

日军非常恼火租界的新闻自由,这会戳破他们大东亚共荣圈的谎言,但又没有太好的办法来收拾租界内的报馆,于是便想方设法来限制白报纸的输入。

金溥佑游走于街面,他聪明灵活,很快发现了这里面的商机,于是用将他和林德安每天的收入,扣掉日常开销后也不存银行,就是去造纸厂购买两令或者三令白白报纸,再雇黄包车拉到家里,存放一段时间后再卖给报馆,能有个20%以上的赚头。

潘妮和张招娣受此启发,便充分发挥收音机能够传播消息的缘故,平时空下来,姐妹俩就围在收音机前,听各种经济新闻消息。然后想办法去市面上采购。

家里这两间仓库中堆放的物资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除了白报纸,龙头细布,面粉,天冷的时候还有煤球……

最过分的一次,金溥佑回来发现厨房间里竟然多了,十几个五加仑的长方形油桶!

打开盖子一闻,果然是汽油!

顿时气得暴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