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出现新技术,人类总能想到将之用在战争中。
或许也是战争忧虑所带来的结果,当初在阳电子炮出现的时候,武备部的高层就考虑过防御问题,但很遗憾,没有任何一种正常物质材料能正面硬钢正电子。
故而当超强磁场出现后,那个尘封已久的讨论课题,就又被拉了回来。
阳电子炮就是正电子集束武器,能防御带电粒子的,自然很容易就想到磁场。
初中或者说九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
洛伦兹力的方向遵守左手定则。
所以很容易想象磁力护盾的工作原理,那就是在战舰上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磁场发生器,然后根据方位等因素调整磁场发生器的参数,从而形成一个包裹战舰的大磁场。
技术达到了,但这依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就跟你有钢筋混凝土制造技术之后,想要建好一栋楼房,还得进行各种设计一样。
磁场护盾亦是如此。
众所周知,带电粒子以不同方向进入磁场,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性质。
其次是垂直进入磁场,这种情况洛伦兹力与速度始终垂直,充当向心力,故带电粒子会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相比于
当然了,真正的磁场护盾要比
因为要考虑到阳电子集束从各个方向射入,所以人类科学家在设计磁场护盾的时候,给几个磁场发生器都加入了许多可调磁感线方向参数,并且不能只是一个单独磁场。
不仅如此,几个磁场发生器还需要满足互相之间的磁感线形成更大磁场,而不是一个乱糟糟磁场。
如此一来,设计要求就高了不知多少个档次。
各种参数必须精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诸如磁场发生器放在哪里、数个磁场发生器之间哪个需要产生强一些磁场、战舰移动或者转向的时候磁感线方向如何进行微调变化
诸如此类,都需要科学家们反复去实验。需从实验模型,从小磁场做起,在得到这些完整参数之后,才可着手制造真正用于战舰的磁场发生器。不可能说能造,就直接搞个大型磁场给战舰套上。
除此之外,人类还需要考虑一点,那就是磁化问题。
所谓磁化,即是在受到磁场作用下,由于材料中磁矩排列时取向趋于一致而呈现出一定磁性的现象。
这是一个让人类十分头疼的问题。
与人们想象中的只有铁会磁化不同,其实万事万物皆可磁化。因为在我们存在的宇宙中,几乎所有物质都有磁矩。
正如之前提到的,强磁场实验室可以令青蛙悬浮起来。这其实就是青蛙在16t强度出磁场中被磁化了。
而适用于战舰的磁场护盾,可比这个磁场强大太多,因此人类不得不去考虑,包括战舰内的一切被磁化的问题,包括人体。
可以说,如果不考虑磁化现象。那么一旦磁场护盾打开,还不等对方阳电子炮射过来,自己战舰内部的设备和人员就先全被磁化了,所有电子设备将因此出现故障,曝露在强磁场下的人,也因此死亡。
被自己的护盾搞死,那玩笑就开大了。
所以战舰想要装磁场护盾,就必须做好防止磁化的所有准备。
那么如何做呢?
这当然难不倒人类的科学家,防止被磁化换句话说就是屏蔽电磁场,所以科学家们
正所谓唯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人类用强大的电流产生强大磁场从而获得磁场护盾,那么能屏蔽掉这个电磁场的,也只有电磁场。
可想而知,这个电磁屏蔽材料,也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金属制成的壳、盒、板等屏蔽体,将电磁波局限在某一区域内。
当然了,对整个内部进行磁屏蔽遥远比这个复杂得多。
科学家们需要知道磁场源的所有信息,包括其在空间哪个位置产生的场、是当个场还是多个场叠加、远场和近场的分界点在哪里、场源的特征以及传播特性有何不同、场源的能量密度等等。
掌握种种参数之后,科学家们才能通过对电偶极子和磁极子产生的场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实际场源的远近场及波阻和远近场的场特征,从而为屏蔽场提供各种对应参数。
如此才能制造出与磁场护盾配套的屏蔽材料,或者说屏蔽器。
是的,是材料也是装置,因为磁屏蔽的原理是利用高磁导材料构成磁路,使干扰磁场从屏蔽体内通过,从而避免干扰磁场对屏蔽体外部的干扰影响。
具体说的话,即是当屏蔽体靠近磁场源时,它会感应到磁场源的磁场,并在屏蔽体内产生相应感应电流。
这个电流会在屏蔽体中形成相反磁场,而相反磁场则会削弱外部磁场源对屏蔽体内的磁场干扰,从而达到磁屏蔽效果。
所以磁屏蔽其和磁场护盾,必须是一个系统下的。因为在战场上,磁场护盾不可能永远保持一个磁感线方向。
而这个所谓的磁屏蔽材料,其实也是一种超导材料。
故,显而易见,磁场护盾发生器是不可能放在战舰中心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