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奸臣说:“这是常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有头脑的文臣武将,多次请求出兵,以加强京口,采石等地的防备。陈后主回答:“元会之庆将近,这么兴师动众,给隋知道了不是要笑我国惊惶孱弱么?”直至战火已经点燃,陈后主还从容对左右侍臣说:“王气在此!从前齐三次来犯,周两次来犯,不都败退了么!”
奸臣头儿都官尚书孔范,大言不惭地呼应皇帝的妄自尊大:“长江天堑,自古以来就是南北限隔,敌军岂能飞渡!那些守边将领企图报功,所以妄言情况紧急。我常嫌自己的官还不够大,要是敌军渡江,我趁机立战功,定可升任太尉公!”
就在这年年底,隋上游战区首先发动了进攻。
杨素率水军出信州,与刘仁恩会兵,东出三峡。陈军在巫峡设有三道拦江铁链。隋军猛攻,损失达五千人。陈军将死伤隋兵的鼻子割下作为请功依据,这一行径大大激怒了隋军。但隋军抓到俘虏,杨素一律释放,这一做法大大瓦解了陈军。
鉴于陈军江防严密,杨素与刘仁恩改变战术,登岸从陆上进击,大破陈军,然后除去了拦江铁链,继续从水路东下。与此同时,杨俊也已进军汉口,与陈朝守军对峙。部将请求出击,可是杨俊信佛,因怕杀伤生命,竟不许。任命这样的将帅,自然是隋文帝的疏忽,不过还算好,这个地方仗虽没打成,多少也牵制了陈军的兵力。
长江下游战区,于开皇九年(589年)初春正式发动进攻。
那一天建康、京口一带大雾锁江,而且下游的陈军早给隋的“疲敌”计麻痹,更由于当日陈军江防战船差不多都集中京师开“元会之庆”去了,贺若弼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广陵渡江,进袭京口。
与此同时,韩擒虎从横江夜渡,抵达采石。那的陈朝守军都在欢度新年,喝得七颠八倒,隋军一下就把采石占领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晋王杨广派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兵三万渡江,直指建康城西。
京口、采石陈朝守将异常惊慌,急忙派遣飞骑驰告建康。陈后主发觉隋三路大军已逼住了建康,这才感到事态严重,于初三召集大臣们商议军事。
第二天,他下诏宣告自己将御驾亲征,命萧摩诃、樊毅、鲁广达三人为都督,又令驻泊在姑孰的水军赶快东下,入卫建康。
初六,贺若弼攻克京口。隋军军纪严肃,秋毫无犯。有军士向老百姓沽酒,贺若弼立即下令把此人斩了首。他还把俘虏的六千多陈兵全部释放,并发给粮食,使他们广泛宣扬隋军的恩德。
次日,贺若弼西进,逼到建康城东的钟山.
同一天,韩擒虎克姑孰。韩擒虎是文武全才,江南父老久闻大名,许多人到军营请求接见,实际上是表示归顺隋朝。
久经沙场的萧摩诃预感到建康行将失陷,向陈后主提议:“贺若弼军刚到钟山,趁他立足未定,出兵掩袭,必可大破敌军!”
但陈后主只是称赞了他一番,却不听从他的建议。
陈军不出击,隋军却要来攻:贺若弼从北路,宇文述从中路,韩擒虎从南路,三路大军,包围了建康,一步步进逼。
这时建康城中的陈军,连同刚刚从东南方向调来由任忠率领的援兵,共有十几万,按说完全可以与隋军决一大战。可是,几位将领提出的御敌方略,陈后主一概不听,只是昼夜啼哭。
到正月中旬末,陈后主像讲梦话一样,忽然说:“这么下去,我心里实在烦透了,可请萧将军出击打一下。”
这种想法做法,原不是最高统帅该有的。任忠眼见交战的时机已丧失,叩头苦谏,请求坚守,等待各地援军到来再出击。
孔范却鼓吹:“打!打个大胜仗!我们为陛下刻石纪功!”
陈后主来了劲儿,立即变更部署:以樊毅守西北,拒文述军;任忠守门,拒韩擒虎军;而命萧摩诃、鲁广达、孔范等,在城东连结成南北二十里的战阵,准备出击贺若弼军。
陈军既然连阵二十里,作出击攻战部署,就该具体决定,谁为诸军统帅,谁先出战,谁为后继,谁作侧翼,谁设理伏。
可是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这“出击”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陈军刚刚动作,贺若弼就带着几名轻骑,驰上山冈观察形势;见陈军列阵未定,立即下令冲击。鲁广达倒也能战,率领将士冒死拒敌,打败了隋军。贺若弼检点队伍,只损失了二百多人;而陈军那边,打了胜仗反而大乱。原来,那些当官当兵的,都抢割了人头,争着去向陈后主请赏,队伍哪能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