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一切都很好。
爹爹一如往昔,始终宠爱母亲,我成了太子,延庆是爹爹最喜欢的公主,整天快快乐乐。后宫没有娘子,再敢阴阳怪气和母亲说话,皇后待我们也极为温柔和气。
但母亲好像并没有那么开心。
她是沉郁的。
宛若支离破碎的琉璃。
看着美丽,但轻轻一碰就是碎了。
我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想尽办法去哄她开心。
而延庆,这个我一直视作“妹妹”去照顾谦让的姐姐,此刻却出乎意外的沉稳。
她很冷静,脸上浮现一种悲哀而痛苦的怜悯,似乎对于母亲的哀切感同身受。
“爹爹虽然爱阿娘,但从未停止过宠幸后宫。这些年,不也还有其她娘子怀孕生子吗?只是她们的孩子,都夭折了而已。”
“你不知道吗,后宫又有娘子怀孕了。太医说,可能是个皇子。”
“昌哥儿,你以后是不是也像爹爹一样?”
我心神一震,哑口无言。
在我看来,爹爹这样做并无不可,他最爱母亲,也最爱母亲生的孩儿,但对于后宫其她娘子,也是有属于自己的责任的。
我并不介意这个可能会出生的“弟弟”,但是延庆的话,却让我心神不宁。
我是爹爹的儿子,更是母亲的孩子。
我无法如延庆一般感同身受母亲的痛苦,但也不愿意她日复一日的消沉下去。
我试探地询问爹爹,如何看待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但他的反应让我始料未及,他竟然担忧我日后学习隋文帝,规劝我一定要广纳嫔妃,诞下更多子嗣,这样江山才能传承下去,不要像他一样,因为无子差点过继了旁系。
我心凉了半截,爹爹目光担忧,我只好老老实实保证,以后一定多开枝散叶。
我没把这事,告诉母亲,却忍不住跟延庆说了,她好像并不意外,只能冷哼了一声。
说来奇怪,明明爹爹那样喜欢延庆,疼爱她,宠溺她。但她从始至终,都更爱母亲,站在母亲这一方。
“不然呢?像你似的没心没肺,那阿娘估计要郁闷死。你想什么,做什么,我管不着,但你别在阿娘跟前乱说话,我不管你觉得爹爹做的对不对,但你不许在她跟前,认同爹爹的做法,听见没?”
她此刻便像一个真正的姐姐。
而我这个被她管束的弟弟,心里却很不服气,叹了口气,认真答应下来。
“延庆,我也是母亲的孩子。我不会说,叫她伤心的话。”
我也同样心疼母亲。
爹爹说归说,但我可没保证一定要纳许多嫔妃,开枝散叶这种事,我可以跟我的太子妃多生几个,我想,她一定很乐意。
我不见得,一定会爱我以后的妻子,但我希望,嫁给我,她仍然快乐。
我知道,这也是母亲所希望的。
致和三年春,我十三岁,延庆十五岁,母亲为她定下了皇后母家的侄子。
那是个爱玩爱闹的郎君,和延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个人感情很好。这个小郎,虽然不是才华横溢之辈,但却一心一意爱着延庆,陪她笑,陪她闹。
我听闻,他曾在皇后和母亲跟前发毒誓,此生不纳妾,不蓄婢养妓,绝无异生之子。
母亲这才同意将延庆嫁给他。
其实,我还挺纳闷的,母亲为何弃了文二郎,选了阴五郎做女婿。而且,我感觉,延庆好像喜欢文二多一些。但是,除了我以外,也没谁表露不赞同,一个个都是喜闻乐见,估计是把这当作皇后与母亲真正的和解吧。
不过,我很清楚,母亲是不可能因为皇后,才选择把延庆嫁去阴氏的。
我私下问过延庆,她并没有什么不满,只是有点惆怅,我问时,她不在乎地挑了挑眉,“他们两个我都挺喜欢的,选谁都可以,既然阿娘觉得五郎更好,那就嫁他吧。”
我当时觉得,延庆儿戏,两个都喜欢,那就是两个都不喜欢。奈何,大家都觉得这门婚事好,延庆本人都没意见,我只好默默闭上了嘴。
实际证明,知女莫若母,母亲的眼光真的很好。
后来,延庆过得极好,阴五郎如他承诺般,从未纳妾养妓,两个人整天吵吵闹闹,然后没过一会,又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哪怕后来延庆生了孩子,性情也仍然像未出嫁时一般,并未因为嫁人生子就改了心智。
彼时,我才意识到,母亲的选择是对的。但当时,我看阴五郎极为不顺眼,心里暗暗发誓,如果延庆过得不好,一定要帮她再觅夫婿,或者她终身不嫁,蓄养男宠,也未尝不可。
母亲做主定下延庆亲事之后,便叫爹爹下旨赐婚,只等他们明年成婚。
我极为不能理解,但母亲却执意让延庆在年前就成婚,爹爹一贯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他先是给驸马封爵,又追赠祖上,才将延庆风光大嫁。
延庆在秋时出嫁,这一年的冬天,母亲便过世了。
她这两年身子一直不大好,总是断断续续的养病,太医说,是因为母亲早年习舞伤了身体,然后生孩子时又元气大伤,只怕日后寿命不长。
爹爹听闻这个消息大怒,他生性仁爱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