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
对这个词,来自于后世林子轩早就已经熟到不能再熟。虽然他是军人出身,但是现在的广告形式多种多样,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别在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由此可见广告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而21世纪的商界,几乎不管是什么东西,总会有一个促销的活动,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新产品的牌子,产生经济效益。
“如今,我们报纸一没名气,二没力气,所以,想要打开局面,就必须展开促销。”
九龙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比起黄麻角渔村要小的多,也就那么十几户人家,靠种地过活。不过,虽然规模跟不上,这个地方的却相当不错,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海边有一个小小的海湾,也就是两百多米长,带着一个小小的沙滩,细细的白沙与蔚蓝的海水相映成趣,几乎能让每一个来看过的人都忍不住心中为之一清。而这里,就是林子轩为自己的报社所选择的新住址。
为了避免自己鞭长莫及,他将《环球时报》的总部迁到了这里,最近都是一下班就跑过来。不过,说是报社,其实也就只是租用的三间老房,一看就是非常久远的那种。报社也没有多少东西,除了几个人,就只有一个牌子。最重要,同时也最值钱的印刷室早就被上任老板兼主编李家辉给搬走了。气的林子轩直接就想让警察找上门去,可是罗嘉文的一句话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罗嘉文道:“如果你干什么事情都要警察出面的话,那你在商场肯定走不长,因为一旦遇到困难你就会想到警察,这样会使所有人的看不起我们,认为我们只是靠着警察撑腰才走到这个地步的,就没有人愿意和我们合作。所以既然你决定进军商界,那就要按商场上的规矩来办,吃亏与否全在自己的眼光与经验。”
“就算要促进销路,也没有这么赔本赚吆喝的!”罗嘉文作为环球时报的主编他早就打定了主意,直接住到报社就近“监管”。反正连着的三间老瓦房,他和其他两个没住处的报社编辑住一间,另一间交给小雅住,还绰绰有余!至于石硖尾的棚屋则直接就租给了原本的邻居。
“就是,虽说这些广告都没什么太大的版面,可架不住数量多。肯定要占去很多的纸张。我们本就是小报社,零零碎碎的就这么点儿资本,可经不住折腾!”辛荣辉在一边说道。他是《香港人报》的老资格了,从李家辉创建这家报纸开始,就一直跟随至今。可惜,几年下来,虽然在工作中被迫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可他除了闹出一副深度近视,身体也因为经常熬夜搞得越来越差之外,一无所获。加上也没什么力气,做不了什么别的活计,在林子轩接手《香港人报》,本就不多的员工也走得几乎一干二净之后,他选择了留下。所以,他也是对报社的未来最关心的人,没有之一!
“现在报纸一张多少钱?”林子轩问道。
“一般都是一毛!英文报纸可能要贵一些。不过那也不是一般人买的!”罗嘉文对此了解的比较多。
“现在各家报纸的销量都怎么样?比如说《新日报》。”林子轩又问道。
“不是很好吧。不过那些都是大报,再差也比我们强的多。”李广生瞧了瞧林子轩的脸色,小心说道。他是原《香港人报》的记者兼编辑,无路可去,又不愿去做那些力气活,所以也留了下来。与林子轩、罗嘉文、辛荣辉构成了新《环球时报》报社的最初班底。
“他们的报纸都是怎么卖的?”林子轩再次问道。
“这有什么好问的?当然是每天专门有人到报社去拿报,然后跑到各个地方去卖掉了!”以前有报童,不过现在香港求生活不容易,报童已经被许多成年人给取代了。虽说还有,但已经失去了往日几乎一统卖报业的地位。罗嘉文当过一段时间的副总编,另两人也都是“资深”报业人员,当然知道这个途径。
“那咱们能不能找到愿意卖《环球时报》的?”林子轩继续问道。
“其他的报纸给那些卖报人的时候就会打折扣,还可以退货,《香港人报》原先就没什么人愿意看,就算愿意退货,也没几个卖报的乐意白辛苦一趟。他们宁可自己多拿几份能卖出去的。以前李主编的时候,除了几个相熟的报童可以免费领报,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咱们自己人出去卖。只是咱们的销量本来就不大,倒也不嫌人少。”李广生答道。
“这也就是说,如今咱们搬到了这里,更加不可能有什么人愿意来领报,然后帮我们卖出去。是不是?”林子轩又问道。
“你才想到这些?我早就告诉你搬到这里不行虽然这里是个好地方,但是你别忘了《环球时报》是一个全新的报纸,一个重新开始的报纸……现在后悔了?”罗嘉文生气地说道。他原本想着让林子轩直接到石硖尾去再租几间棚屋,直接就在那里办报。至少,石硖尾人口够多,又由弥敦道连着旺角、油麻地,就算销量再差,也能有个几百份的保底,不至于一无所获。而且,石硖尾、油麻地这些地方有许多大陆来的难民,这些人都无比的关心大陆的局势。而林子轩在这些方面明显具有相当高的见识,如果表现好,再现当初《香港人报》日销量几千份的辉煌也不是不可能。可惜,这家伙偏偏是个死心眼儿,他怎么劝说也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