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了。比起苦逼的乐明月,陈彧天天游走在嘚瑟与被打的边缘,自从他当了班主任之后,就从来没有这么庆幸过自己考了老师。
大年十六,陈彧打通了吴爱国父亲留下的联系方式。
平时,吴爱国在班上的表现很不错,各种活动也相当积极,在陈彧有事的时候也是前几个响应的。如果除开成绩不看的话,确实是个招人喜欢的孩子。
只是这个成绩,之前陈彧说他还说轻了,如果再这么下去,他连三本都考不起。
S市对本市户口的学生非常优待,除了高考之外,其实是有别的出路的。只是,那种途径读的学校,学费价格贵不说,如果想在S市本地找工作的话,许多好的公司其实是不承认的。
他们的学历,说是与高考考的学校的学历一视同仁,但也就只能唬唬外地人而已。这种学历,除了考编制,什么用都没有。
但S市体制内的待遇相当好,所以每年考试的人都一大把,市内岗位的比例最低也有几百比一,吴爱国连高考都考不好,怎么可能考得上编制?
高考虽然非常残酷,一分就能压死几百人,但从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能考上大学的,而且这个比例小于2:1。也就是说,随便拉两个人出来,至少都有一个考上学校了的。
吴爱国虽然在学习上没劲,不过他在别的方面表现优异,陈彧觉得可能是他的家庭情况出了问题。所以他联系了吴爱国的父亲,希望能够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两年多几个月的时间,说不定还能抢救一下。
“哎,陈老师你好你好,我是吴爱国的爸爸。本来我早就想请你吃个便饭了,只是一直都没得空,结果让你先打电话过来了。”
那边的吴爸爸就如同普通关心孩子的家长一般,听到是老师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请老师吃饭,希望他能够多关照关照自己的孩子。
正好,吴爱国的事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完的,陈彧顺势跟吴爱国的爸爸约了个见面的时间,并且交代他暂时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吴爱国。
从小到大,小孩子对老师找家长的印象都是十分负面的,因为每次被老师找了家长之后,他们都会特别倒霉。就算被找家长的人不是他们而是同学,他们也会产生同理心。
陈彧不让吴爱国的爸爸不跟吴爱国说,就是怕他知道了之后产生逆反心理。
“他是不是在学校犯了什么错了?等我回家我就把他打一顿,开学的时候再让他跟你道歉。”
一开始对吴爱国的爸爸印象还行的陈彧,从这一句就知道,他担心的吴爱国的家庭问题,是存在的。
华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华国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打孩子。不过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长大了之后,就不会再干这样的事了。
但是吴爱国的爸爸不一样,他说这话非常自然,就像他经常打吴爱国一样。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吴爱国多多少少会出一点问题。
“没事没事,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了解。我们跟家长都是一样的想法,就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前途,只有对他多了解以后,我才能更好地帮助他。
吴爱国并没有犯什么错,只是这个年纪的小孩多少都有些逆反心理。我不让你告诉他,是怕他知道之后,这个方法就起不到好的效果了。”
“嗨,没事,什么逆反心理,就是打少了。我小时候多皮啊,被我爹几竹条打下来,还不是乖乖的?也没想过要反抗。他们这一代,过的日子比我们好多了,一点都不知道珍惜……”
眼看吴爱国的爸爸即将开始陷入“他们这一代吃的苦”的长篇大论中,陈彧赶紧结束了这次对话,并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不知道吴爱国的母亲是什么情况,但是他爸爸这个思想,是一定要改的。
很多时候,家长是比孩子的经验足,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他们用的方法往往起不到作用,或者干脆起到反作用,这就是造成了父母与子女矛盾加剧的原因。
轻则子女叛逆,甚至极力地往他们所期待的相反方向走,严重的,父子反目成仇并不是没有先例。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