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虽然没有呼啸的北风,但是天气干冷干冷的,坐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都觉得冷。讀蕶蕶尐說網
此时正值晌午,路上行人不多,本就寂静的刘家庄,此时显得更为寂静。只有袅袅上升的炊烟,显出几分活力。
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走来三个穿着打扮富贵的妇人。
其中两个看起来四十上下,头上挽着元宝髻,簪着素银的簪子,身上穿着赭色缎子袄儿,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个看起来不像是妇人的妇人。
说她不像是妇人,因她看起来只不过十四五的年纪,却已经挽了妇人的发髻。身上穿着紫色绣缠枝牡丹的对襟袄儿,外面罩着一个大红色半旧大毛斗篷。她身量矮小,或许是穿得多的缘故,远远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
伴随着这妇人的走动,头上簪的溜金腊梅报春步摇一摇一摆,一直摆到了沈氏家门口。
“姨奶奶小心。”其中一个搀扶的妇人仔细叮嘱着。
另一个搀扶的妇人大声道:“家里有人吗?”
沈氏正在灶间忙活着要做饭,刚要喊李氏过来帮忙,忽然听到门口传来声音,忙走出灶间。
这谁啊?穿金戴银的,她家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的,从来没结识过富贵人家。
“你们是?”沈氏问道,手里还拿着一把引火的麦秸。
那被搀扶的妇人微微一笑,喊了声:“大娘”。
沈氏还是没认出是谁,喊她大娘,她也没有这么金贵的侄女儿。
“哟,是翠翠啊。”
沈氏正盯着那妇人的脸仔细想着这到底是谁,忽见李氏满脸堆笑地走了出来。
这是翠翠?沈氏又看了看,恍惚能看出一丝丝的影子。但是无论如何,也让人很难将眼前这人与当年那个梳着两个小辫,常常来找麦子玩的小丫头联系起来。
只是知道她后来去了大户人家做丫鬟,如今看来是混好了。
“你个金贵人咋来了呢?外面天冷,仔细冻坏了身子,快屋里暖和去,麦子也在。”李氏嘘寒问暖一通,将翠翠往屋里让。
沈氏见状也不再招呼,回灶间继续做饭。
麦子在屋里听见翠翠来了,忙下了炕,穿了鞋,跑出屋去迎接。
“你可总算是来了,都两年了。”麦子喜不自禁,拉着翠翠的手道。
当初也是干惯了农活的粗手,如今,却是触手滑腻,麦子心中不禁泛起一股子酸意。
“来,快进屋里来。”麦子说着,将翠翠往屋里拉。
搀扶着翠翠的两个婆子忙着急道:“姑娘慢一点,我们姨奶奶怀着身孕,可得仔细着。”
麦子闻言一愣,随后低头看去,见翠翠虽然裹着厚衣裳,但是仍能看出腹部微微隆起。
翠翠拍了拍麦子的手,笑道:“不碍的,横竖已经过了三个月了。”
麦子比翠翠小两岁,如今出挑得越发齐整。个头比翠翠要高上一头,皮肤白皙,红艳的小嘴,大大的眼睛。然而看看翠翠的穿戴,再看看自己的,她突然被翠翠满头的珠翠晃地有些睁不开眼。
上次来的时候,她还只是个刚被少爷收了房的丫头,如今都被抬了正经的姨娘,还有了孩子。
“我这回来啊,是有个事儿想跟你们说。”翠翠看着李氏和麦子说道,随后又拉过旁边麦子的手道,“你上回不是托我帮你留意着嘛,这回总算是找到合适的了。”
麦子闻言大喜,她就知道,她绝不会一直过苦日子的。
此时,杨氏也坐在炕上,炕桌上摆着一块大红色的布,旁边放着针线簸箩。
“哎呀,娘,不是这样啦。”栗子在一旁看着杨氏做衣裳,时不时地嚷嚷。
杨氏瞥了她一眼,有点不耐烦地道:“你小孩子家家的,懂啥?”
栗子不依了,撅起嘴说道:“反正不是这样的。”
上次赶集扯了尺头,杨氏趁着无事,便想赶着将全家人过年的新衣裳做出来。栗子日日里缠着她,杨氏无奈,只好先给她做。
谁料杨氏做衣裳的时候,栗子一直在一旁观看,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她一会儿说这儿不要这样的,一会儿又说那儿不要那样的,闹腾的杨氏直想一巴掌把她拍到一边去。
“袖子这地方要收紧!”栗子扯着杨氏的手,要她改针线。
杨氏实在烦的不得了,只得道:“行行行,到时候衣裳穿不了,你可别哭!”
“才不会。”栗子嘟起小嘴说道,她见那些画上人穿的衣裳,可不都是这样吗?明明好看得很。
莲子掀开帘子进屋,屋里的热气让她一下子舒服了不少。
“娘,棒子种子买好了没有?”莲子向杨氏问道。
杨氏继续忙着缝衣服,口中说道:“你爹还在打听着哩,想买好种子不易啊。”
她心中却是寻思,这俩姑娘一个胎里出来的,只相差一岁,咋就差别这么大呢?一个整天想着花啊粉啊衣裳的,臭美得不得了。另一个又整天想着地啊庄稼啊,挖空心思地想着如何赚钱。真是没一个正常的,都不像谷子和豆子这么乖巧。
虽这么想,但是杨氏嘴角还是露出了笑容。这四个闺女,一个不比一个差。
那二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