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经看着树上的阿旺,笃定的点点头。
bingo!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阿旺是不是犯罪界的拿破仑皇帝不好说。
顾为经看着树上那一坨,他敢拍着胸脯向别人保证,它一定是干饭界的偷吃大王。
从《老负鼠的实用猫经》诗文的原教旨主义的角度。
硬去抠细节的话。
麦卡维蒂和阿旺之间的形象气质,还是有些轻微的差别。
品种间差别倒简单。
它们毛发都是姜黄色。
阿旺是只极胖极圆的狸花猫,麦卡维蒂是只极高极瘦的橘猫(?)。
阿旺是大饼脸,而麦卡维蒂则有着眉骨高高隆起,眼窝深陷的三角形脸盘。
这些外貌上的差异细节,凡是书中提及或者合同里做出要求的,顾为经打小样儿的时候,都已经按照雇主的需求做出了相关调整。
但画出来的最后结果,这只纸上的猫咪,还是要比诗歌原文里的感觉,看上去更拽一些,更张扬一些,也要更……“萌”一些。
毕竟。
不管那些二创同人。
这只猫的角色原型莫里亚蒂教授在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里,形象中带有极强的阴郁的邪恶感。
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犯罪的特质,是罪恶的化身,邪恶又阴毒,杀死了好几位侦探,最后在瀑布边和福尔摩斯同归于尽。
诗文中把它更形容为了猫形态的恶魔。
麦卡维蒂走起来路来的样子像是一条嘶嘶叫的长蛇,还会夜半三更偷偷溜去别人家掐死对方家里养的狮子狗。
气质低调多过张扬。
阴狠多过可爱。
阿旺虽然也喜欢“欺男霸女”,殴打狗狗,殴打猫猫,殴打顾老头,走起路来的样子风骚的容易被人打。
但顾为经觉得。
至今为止。
他还没有观察到阿旺有夜半三更,试图溜达着去另一边的卧室,谋杀老顾同学的意图。
一屁股坐上去,用体重把对方肠子里的屎给挤出来那不算。
骨子里。
阿旺只是单纯觉得它拽到爆而已。
顾为经做出的调整方案就是不做任何调整。
因为他是给音乐剧《猫》做舞台设计。
而非艾略特的原诗。
这样的性格变化,反而恰到好处的正贴合了这次全球巡演的新版《猫》,所负责情节编排的音乐剧导演,对方想要传达出的不一样的舞台效果。
72万美元的大合同,和甲方一直保持着沟通是最基本的礼貌和职业操守。
简阿诺在纽约参加完颁奖典礼,就直接飞去伦敦西区的舞台现场了。
顾为经没有和简·阿诺一样,去现场观看新版《猫》的排练和演出。
但时常会在zoom会议室里开个视频短会,对美术设计的方向做出协商沟通。
形式近似于上次录制播客节目的模式。
有些时候就他和树懒先生两人,有些时候会加上简阿诺和项目方的艺术助理,做一次多方协商,跟进相关的绘画诉求。
《猫》这种上映快要接近半个世纪的顶级音乐剧,演出的具体内容,会不断根据评论家的反馈和演员阵容的轮换,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猫》在美国光巡演就破记录的巡演了整整16年。
它的生命力是非常惊人的。
有些昙花一现的音乐剧演员,职业生涯寿命还没《猫》一次大巡演的演出周期长。
那些开始演妙龄小猫的伴舞少女,可能演着演着,都结婚生子,成为阿姨甚至老奶奶了。
因此。
它上演的情节,也会根据不同的巡演,不同的演员阵容,做出不同的调整。
既是对剧情做出创新,为经典舞台剧注入不一样的活力。
同时。
也是让已经看过猫的观众隔个几年以后,依然能有再次走入剧场的热情,并保持足够的新鲜感。
这类改编的性质类似于某些电影上映后隔个几年,就会再出一個“加长导演剪辑版”重新二次上映院线、并能多卖些粉丝向的收藏dvd。
一出大制作音乐剧所能发挥的二次编排空间,可比院线导演面对仓库里一大堆已经拍好的胶片所能发挥的对剧情重新演绎的剪辑空间,大了不知道多少。
只要能卖出更好的票房。
任何一个角色都能进行大刀阔斧的变动。
最典型的改动就体现在本剧主角“魅力猫”贝拉的身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伦敦西区最原始版本的《猫》中。
贝拉的年纪和老妇人猫珍尼点点差不多,都是头发花白、布满皱纹、青春不再的老年猫。
后来这个角色,开始带上了出演的演员的个人特质。
有的时候导演开始尝试着用一些更加“靓丽”的青年演员,来担任这部剧的台柱子。
又有的时候,不同国家的本地版本,导演会启用一些不同族裔肤色的演员来扮演贝拉。
与此同时会对魅力猫的角色背景,不断做出重新的演绎。
她不再单纯是因为年华老去,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