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麻辣烫生意也稍显冷淡,毕竟是春季,到了农耕播种的季节。
正好自家的十几亩田地田,也需要人手去耕耘播种。
安月为了平衡好铺子和家里的农活。
她让大伯娘、祖母、大牛、春枝,他们几人留在家中下地耕种。
嫂嫂孟秀儿带着小宝在家,帮忙煮饭兼打理家务。
安月和阿勒去镇上看守麻辣烫铺子。
如今,铺子里还有帮工阿夏、翠娘和二柱。
灶房里有二柱帮着阿勒打下手,累虽是累了点。
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便让阿夏去帮着。
翠娘和阿夏就负责用膳厅的一应事务,安月在柜台处收银结账。
安年则是每日早起,背诵诗文,练写字画,刻苦学习,为接下来的府试做准备。
安月看着弟弟如此努力,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县城里,朝廷也迅速任命了一位新的县令。
这位县令一上任,就展现出他不同凡响的作风。
他深入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积极组织各个村庄的重建工作。
收集流民,安顿在荒下的村子里。
并且还严厉整顿衙府里,先前留下的那些歪风邪气,大力惩治欺压百姓的领头商贾。
为永川县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也给了永川县一个明亮的春天。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两个月过去。
田坎和田壁上的杂草已经全部清理干净,大牛阿勒已经将水田犁完。
黑土地里培育的红薯,也已经长出了红薯苗。
大伯娘和祖母春枝三人开始进行苗种分种。
水田里播下的水稻秧苗,也已经长得十分茂盛。
一拃多高的秧苗,远远看上去是郁郁葱葱。
这几日,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纷纷开始插秧。
一个个弯着腰,将秧苗插进水田里的泥土。
春日的暖阳照在水面上,映照出一片生机。
冬去春来,新县令上任缝缝补补已经两个月。
天气越来越暖和,安月已经搬回自己的西厢房。
而大伯娘,祖母,嫂嫂和小宝,依然住在东耳房里大大的土炕床上。
安月在收拾自己的柜子、桌子时,突然看到以前顾明川留下的一封信。
安月再次打开一看,不知为何,内心有些期待能与他再次见面。
过完年已经两个月,顾明川一直都没有出现。
她看着信纸上的字迹,自言自语道:“或许…早已忘了吧!”
她折叠着那封信,微微叹了一口气:“也好,这样一来,也算是各自安好。”
说完,她把那封信放在箱子最底部,上面放着衣裳。
……。
时间过得飞快,安年府试的日子终于来临。
安年的心情也愈发紧张,安月不断地安慰他,让他放松心态,正常发挥就行。
这日。
一家人早早用过早膳。
安年明日府试,安月决定还是和上次一样,今日就收拾好行李,陪同他在前往县城里住一晚。
于是,安月让大牛赶着骡车送他们去镇上,然后在镇上坐骡车去县城。
……。
收拾好行李后,姐弟俩坐上骡车,大牛赶着骡车朝镇上驶去。
一路上微风拂面,风中有泥土混合着芳草的气息。
安年紧紧抱着自己的书箱,眼神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
安月轻声安慰道:“年年,莫要太紧张。正常发挥定会没问题。”
安年微微点头,但心中的忐忑却难以消除。
到了镇上,他们顺利坐上了前往县城的骡车。
随着骡车的颠簸,安年的思绪也渐渐飘远。
他想成为像新县令那样的人,可以造福一方。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
来到县城里。
由于明日府试,一路上遇到不少学子。
安月带着安年来到上次住过的客栈,安顿好一切后,又带着他去吃了一些清淡的食物。
夜晚,安月陪着安年在房间里温习功课,不时还给予他鼓励和指导。
……。
第二日,天还未亮。
安年早早便起床,洗漱完毕后,整个人精神抖擞。
安月准备的饭食依然比较清淡,姐弟俩一起用过早膳后。
安月把安年送到考场门口。
此时的安年,眉头皱得跟两条蚯蚓似的。
安月伸手抚了抚安年的眉头,微笑着说道:“年年别紧张,平常心去对待就成,我在外面等你出来。”
安年眨巴着眼点点头:“嗯,姐姐放心吧!”
说完,他转身朝考场走去。
安月看着安年走远的背影,心中也在为他担忧着。
安月知道,这场府试,要比之前的县试要难很多,不然安年也不会如此紧张。
只不过,安年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别人不能代替他,更帮不了他。
唯有他自己夜以继日,勤奋刻苦学习,一路披荆斩棘,才能通往一条宽阔且人少的道路。
安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