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121章 精确控温,尽在掌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精确控温,尽在掌握(2 / 3)

不过要论谋略、韧性,仅以目前所知,袁绍似乎远远不如曹操,不过眼下我尚不敢断定,总要亲眼见过袁绍,才好判断,世人传言岂可全信?”

诸葛瑾意识到这个问题对现在的诸葛亮确实有点难了,而且诸葛亮毕竟还太年轻,见过的人物太少,在识人方面短板非常明显。

诸葛瑾也就暂时换一个问的方向,不去强求诸葛亮预测数年后的官渡局势。

何况历史上预测官渡局势那些人,也未必就是真彻底看明白了,有些只是在拍马屁和给领导鼓劲,拿预言赌自己的前途。连曹操本人在打赢袁绍之前都没敢妄想必胜。

就好比冷战时的布热津斯基天天预测USSR必亡,最后也真亡了,但那不是他预测得准。

诸葛瑾忽然想明白这个道理后,转而问道:“确实是愚兄问得鲁莽了,有些事情,不该先入为主妄下定论。那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将来曹操获胜,抑或是袁绍获胜,何种情况对我们更有利?”

诸葛亮认真思索着大哥的问题,这次分析倒是更顺畅了些,他很快用斟酌的口吻探讨道:

“曹操坚韧而势弱,如果他能胜,恐怕需要多年才能彻底平定袁绍的地盘。从让北方群雄拖延更多时间的角度来算,曹操胜对我们有利——毕竟在袁术、吕布覆灭后,将来我军还要先腾出手对付孙策,这都需要时间。

袁绍若胜,吞并曹操应该会快得多,因为袁绍已经彻底抵定北疆,没有后顾之忧,届时便是全力南压,如泰山压顶。而且……我也深读过兄长劝说陛下的‘义帝高祖项羽论’,后来还跟子敬切磋过。

一旦袁绍灭了曹操,或许将来我们就得另外定性曹操了?要是还把他视为‘挟君国贼’,那么袁绍岂不是勤王义士?可若是将来还要跟袁绍争天下,岂不是说明‘勤王义士’也迟早会变成新的‘挟君国贼’?

这对于兄长的‘义帝高祖项羽论’可不是好事,要么我们得在曹操死后,说曹操其实也没那么坏,把曹操变成王允王司徒那样的节烈之士,然后说袁绍自始便是董卓傕汜之流……但这又谈何容易?

总之,根据兄长的理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一个被史书先定性为勤王义士的人,蜕变为挟君国贼,也不希望变成狗咬狗、兵强马壮者得之。那样都对于天下重归一统后、将来的长治久安不利,会让模仿者蠢蠢欲动。”

诸葛亮对于大哥的政治哲学理论,向来是非常崇拜的,毕竟这是他十六岁初次接触到这个话题时,就读到的神论。诸葛亮只觉原先董仲舒公孙弘那些简直就是垃圾。

所以诸葛亮也就自发地觉得,应该保护好“屈身守分、以待天时”的勤王者身份,不该让这个身份被搞烂。如果当年高皇帝为义帝报仇后,还有人能再来“冤冤相报”,那“给先帝报仇得国论”这个历史叙事就崩了。

如此一来,诸葛亮虽然不喜欢曹操,但他觉得,在解决这个历史叙事的矛盾之前,最好还是让曹操将来死在刘备手上。

诸葛瑾对这个态度还是满意的,于是说道:

“既如此,此番北上时,你就该秉持一个观点:绝对不能做直接加强袁绍实力的事情,我们不该让袁绍在未来的袁曹之争中,获取额外的优势。

但是,有些事情做了之后,如果不会增加袁绍的直接实力,却能增加袁绍阵营的长久韧性,让他‘虽不能增加胜率,但如果败北后,却能让袁军多拖住曹操一些时间’,那么这样的事情,你就可以去做,这是双赢的。”

诸葛亮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觉得有些烧脑。

天下还有这样的事情?做了之后,能精准提升袁绍阵营的长期韧性,但却不会提升袁绍阵营的爆发力、巅峰实力?

这怎么可能嘛?

诸葛亮思之再三,还是没想到具体的例子,不由叹服:“弟心智鲁钝,实在想不到该怎么做,还请大哥赐教!”

诸葛瑾这才循循善诱:“我也没想到绝对可行的做法,只能是抛砖引玉。比如,我听说袁绍此人爱惜羽毛,从来受不得挫折,而且他这一生,也确实顺风顺水。

假如将来袁绍被曹操击败,以他的心高气傲,恐怕身体会撑持不住——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也未必真就到了那一步。

而袁绍阵营内,我现在就观察到一个对长期抗曹极为不利的隐患,便是袁绍溺爱少子。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袁绍不但不偏爱长子袁谭,甚至还令其外居青州。

若是将来彻底平定幽州、并州,依照这种脾气,怕不是每个州都要外放一名子侄?如此取乱之道,绝对比单纯废长立幼还恶劣!所以,这是一个袁绍活着的时候毫无问题、一旦他身体有恙,则会随时导致分崩离析。

如若贤弟此番北上,可以在这方面相助袁谭,帮其提升威望,便能实现‘不会增加袁绍阵营的巅峰实力,但却可以增加袁绍阵营的韧性’的效果,让袁绍阵营将来如果真败了,也能多坚持几年,不至于在曹操的打击下快速分崩、兄弟阋墙。

而且,袁谭当年初入仕时,便是由玄德公举其茂才。茂才那可是一州刺史、州牧,每年只能举一个的,非比寻常。玄德公执掌徐州两年,一共就只举了袁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