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其他类型>院士之路> 第175章 从湖北定兴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农业专家赵春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从湖北定兴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农业专家赵春江(1 / 1)

院士出生地

赵春江院士,1964年4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

定兴县现为河北省保定市所辖的一个县,它位于保定市东北部,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京津保中心地带。

定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旧志记载,县境在尧唐时为冀州,舜虞时为幽州,夏仍属冀州,殷商为幽州,周并州燕国地,春秋战国时属燕国。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始置范阳县,治所故城(今固城镇)。

西汉为范阳县,新莽更名顺阴,东汉为范 阳侯国,三国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置范阳国。此后,历经西晋、北齐、隋、唐、五代、辽、北宋等朝代,县境归属多次变更。

金大定六年(1166年),割易县、涞水、容城三县地始置定兴县,取“大定兴盛”之意,治所在黄村(旧志皇甫店,今定兴县城),沿用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 长河中,定兴县涌现出众多历史名人,如我国最早的音乐家高渐离、燕国名臣郭隗、东晋名将祖逖、唐朝诗人卢照邻和贾岛、元朝名将张柔及着名戏剧家王实甫等,他们为定兴县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遗产。

定兴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文荟萃。

这里有许多着名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如慈云阁(又名大悲阁)和义慈惠石柱等。

慈云阁建于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为二层楼阁式重檐歇山灰瓦布顶建筑,工艺精巧,彩绘华丽,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宋代风格向明清风格过渡的较好例证。

义慈惠石柱始建于北齐大宁二年(公元562年),形制特殊,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参考材料。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定兴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外,定兴县还是京畿之地,文化交融,不少艺人纷至沓来,与山西迁居移民汇合一起,安家落户。

这种文化交融使得定兴县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魅力。

总之,保定市定兴县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名县之一。

出生地解码

赵春江院士的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作为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熏陶,可能对赵春江院士早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术兴趣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出生地作为个人成长的起点,往往会对人的职业选择和学术追求产生深远影响。

赵春江院士后来专注于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这种选择可能与他对家乡农业发展的关注和个人学术兴趣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赵春江院士的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院士求学之路

1981年,赵春江考入河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本科,1985年7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赵春江考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9月,赵春江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博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赵春江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春江院士在河北农业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基础。

这一阶段的学习使他掌握了农业科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为后续的深造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通过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赵春江院士进一步深化了对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的理解,并掌握了更高级 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这种持续的专业深造为他后来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赵春江院士接触到了更宽广的学术环境和更前沿的学术 思想。

这种环境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使他能够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求学过程中,赵春江院士有机会与众多优秀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这种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提升了他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由此可见,赵春江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并坚定了他对学术的追求。

院士从业之路

1991年—1996年,赵春江担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