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1 / 2)

朝阳同志一番忠贞不二的表现将陶玉书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当晚好好享受了一番柔情似水。

然后,他便接过了为燕师大中文系创作话剧的艰巨任务,还是没钱拿的那种。

介个,就是爱情的力量。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从二楼书库下楼准备去吃饭,胡文琼对他说道:“朝阳,这期文艺报有一份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评论。”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距今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半月时间,刊载的人民文学第八期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卖出了一百多万份,创造了刊物有史以来的最高销量。

这部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欢迎,也在民间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不过在文学界的声音似乎并没有在读者群体当中那么大。

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有很多地方报纸和文学期刊刊登了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评论文章,但重量级评论却很少。

一直以来,军事题材或者是报告文学在文学界的地位都不算特别高,而且往往因为作品当中的官方属性而被一部分读者和文学界人士认为缺乏文学性和思想性。

高山下的花环虽然对比以往此类题材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文学界的成见却不是一时就会消失的。

吃完饭后,林朝阳找来了这一期的文艺报,看了一眼他就知道胡文琼为什么会专门跟他提一嘴这篇评论了。

最瑰丽的和最宝贵的读中篇高山下的花环,作者冯穆。

著名文艺活动家、评论家、散文家,这只是冯穆在文学艺术的成就,同时他还是文艺报主编、全国文协副统领。

以冯穆的名气和地位,这篇评论的份量自然不言而喻。

尤其是他在文章中对于高山下的花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确实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思想境界的作品,一部真实地挖掘和再现了我们英雄战士身所赋有的那种瑰丽又宝贵的精神品质的作品。”

冯穆是高山下的花环发表之后第一位站出来为发声的大佬,他的评论文章也是迄今为止有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评论文章当中最具分量的。

林朝阳读过文章,心中感到熨贴了不少。

谁不希望自己的受读者的欢迎?谁不希望自己的被人高度评价?

感谢冯穆同志,又是收获了满满情绪价值的一天。

这天下午,李曙光的电话打到了图书馆传达室,告诉林朝阳小鞋子单行本的征订量已经出来了。

36561册。

这个数量看起来不起眼,但这年头出版社的征订大概就相当于是后世视频平台的预约,一般情况下,最后的销售成绩都会比这個数字高不少,具体高出多少就要本身的质量和影响力了。

征订量三万多册,这是妥妥的畅销书的水平。

嗡嗡嗡后的这几年,国人掀起了阅读潮,各种经典名著动辄就是几十万册、百万册的销量。

相比而言,当代文学作品的销量就没有那么突出了,绝大多数没什么名气的当代文学作品销量都在万册以下。

好一点的也就是几万册销量,只有那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的作品销量才会奔着十万册往走。

小鞋子自从在燕京文艺发表之后在读者群体当中引发的反响是巨大的,刊载的当期杂志销量破百万份。

按照李曙光的预估,小鞋子单行本卖个十几万册应该是轻轻松松的,多了的话谁也说不好。

和林朝阳分享了这个喜悦的消息,李曙光又告诉他,单行本过两天就会发往各地新华书店,再有一个星期应该就会在书店的书架看到了,同时李曙光也没忘了给他邮寄了两本样书。

“高山单行本的事,部队那边怎么说的?”李曙光催问道。

“您瞧我这记性,忘了问了。您等我一会儿,马给您问问。”

林朝阳挂断了电话,给军区打了个电话,联系了杜若林。

听说人文社要给高山下的花环出单行本,杜若林沉吟着说道:“出版单行本是应该的,毕竟是这么好的作品,不过这件事你先不要着急。”

杜若林显然是有话还没说,看他的态度肯定是好事,只是可能现在不方便说,所以林朝阳也没有追问。

“那好,我就先拒绝人文社那边吧。”

“嗯。”

得到了杜若林的答复,林朝阳又给李曙光打了个电话。

得知部队那边似乎对高山下的花环有想法,李曙光心中遗憾,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赶在今年这样的时间节点,这部确实敏感了一点。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先后收到了小鞋子单行本出版的稿费单和样书。

跟发表一样,也是千字七块的稿费标准,小鞋子全文五万八千字,千字七块的稿费就是四百零六块钱。

次陶玉书清点积蓄,不算林父、林母给的那五百块钱,两口子当时的积蓄接近950块。

这几个月来,小鞋子和高山下的花环给他们的小家庭贡献了九百多块钱的收入,陶玉书写评论也赚了小一百块,再加结余的工资和助学补助,两口子现在的积蓄稳稳的超过了两千块钱大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算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