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其他类型>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二十六章:二朝鼎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二朝鼎立(2 / 4)

垂的进攻,但汉国这么快就灭亡,再联想到魏国的突然灭亡。

他突然领会到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的道理。

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到底有多么的废物,到底有多么的无能,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一言以蔽之,肉食者鄙!

他们的所谓强大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讯息,能够比普通人了解的更多,但因为太过无能,即便是了解了那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依旧无法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甚至在许多的方面连普通人都不如。

在汉国千万的人口中,敢于赴死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但坐在皇位的却不是这十万八万人,而是一个平日里只知道享乐,临到的时候连一死的勇气都没有的废物。

在汉国中,比皇帝更适合当皇帝的人有千千万万,但最终却是他当皇帝,而老百姓还以为皇帝有多么的了不起,这实在是太过于可笑。

只有读过书的人才能了解到皇帝是多么的无能,所以大多数的士人从内心深处是看不皇帝的。

万一,梁国的统治者突然抽风,或者内部有什么分歧,不愿意支援蜀中,那他岂不是只能在这里等死?

思来想去,曹律觉得自己不能待在蜀中,这个面对慕容垂的前线实在是太过于危险,等到兵乱到了成都的时候,他这一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死。

自古以来避乱都是往南方避乱,尤其是古越地,现在的会稽郡,那里山多水多,风景好,兵乱基本到不了那里。

就算是以后南朝梁国或者不知道未来哪个国家灭亡,基本打下建业和姑苏,就停止了,剩下的地方传檄而定,曹氏藏在会稽很是安全。

这么一想,曹律觉得简直完美,于是连忙联系镇守建业的洛显之,从成都出发的船只,顺着长江而下,一日千里,那速度宛如离弦之箭,到达了建业,然后送来了这个消息。

洛显之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来,之前费尽心思想要做成的事情,现在竟然直接送了过来,这可实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而且曹律的归附是直接把蜀中献出来,他自己都不在蜀中待,即便是洛显之也想不到比这个更好的结果。

萧衍直接拍板,只要曹律真的愿意让出蜀中,那他就将曹律封为会稽郡公,让他在会稽享受山水之乐,荣华富贵。

慕容垂是绝对想不到,自己对蜀中的军事压力,竟然会让曹律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件蜀中归附的大事,震惊了整个梁国以及天下人,梁国顿时声威大振,萧衍借着这件事改元。

基本有识之士都能够看得出来,梁国得到蜀中之后,北方的势力再想要攻取南方就很难了。

不是因为南朝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北方完全找不到训练水军的地方了,整条长江都被南朝夺取之后,北朝的骑兵就算是再强,也不可能在水道纵横的淮泗有什么作为。

即便是敢战士和神庙军这种强军,到了南方也得下马船。

而且南方如果是一体的话,就如同一个难以下口的乌龟,蜀中有多么的易守难攻就不说了,一路向东而去,守住襄阳,这一座城就能够顶得数十万大军。

可以说,如果南朝政局稳定的话,北朝想要攻破南朝,基本就是做梦,南朝只要有十万军队,北朝就算是百万大军也只能徒呼奈何。

曹律的归属,对天下局势的影响几乎是颠覆性的,直接奠定了南北二朝的鼎力之势,即南朝不可能攻破北朝,北朝也不可能攻破南朝,北方只能等南朝出错。

殊不知,梁国也是这么想的。

……

慕容恪已经许久没有回到蓟城,在军队冲过黄河后,他的行辕同样到了黄河以南,他在这里指挥燕国和梁国碰撞,汉帝的摇摆的政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的软弱和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选择投降,有的人则赴死。

愿意赴死的人渐渐死尽了,选择投降的人争先恐后,燕国和梁国在不断地兼并汉国的土地,甚至感觉这不算是战争,而是一个国家的崩溃。

从汉朝灭亡后,这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次数太过于多了,士族就像是逆来顺受的生物,无论是哪个军阀过来,他们都能够合作,进入诸国并立之后,改变了这种倒戈的风气,但没想到在现在的汉国中,竟然又见到了。

慕容恪打仗的这几年,一边打仗一边安抚新得到的城池,以及去安排那些新进入燕国统治范围的人口,他指挥作战的时间都短了很多,大多数的时间反而是在接见那些本地的士人。

洛显之同样如此,他虽然坐镇建业,但和萧衍之间的联系却没有一刻停止,南朝一直都在打压士族,但那是因为南朝的士族太过于强横,甚至已经影响到国家了。

北方士族没有南朝士族这么夸张,毕竟氏族志这种东西是从南朝传开来的,北朝从燕国进入中原以来,一直都有军事贵族的传统,这是和南朝截然不同的,汉国实际也是如此,没有门阀的基础。

对南朝士族比较难以接受的点,对北朝士族来说,并不算是什么,甚至北朝士族还反过来学习了南朝士族门阀的“先进”经验,这一波相互之间的融合,可以说是倒反天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