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历史军事>贞观公务员> 第204章:人口普查的数据,如何刮掉流民之病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人口普查的数据,如何刮掉流民之病症?(3 / 4)

而有力。

高士廉点了点头,沉声道:“段兄所言极是,流民问题确实不容忽视。只是,如何安置这些流民,我们需得有个详细的计划。”

“不错,我们确实需要制定一个全面、周密的计划。”段纶深表赞同,“我认为,首先要确保流民有吃有住,这是最基本的。”

随着战乱的平息,各地的流民如潮水般涌现,他们或因战乱流离失所,或因贫困无以为生,纷纷涌入各州城、县丞与乡村。

面对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李世民决定采取积极措施,安置这些流民,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当然,这更关乎到能不能顺利开发岭南,又能不能再给大唐建立一个大型粮食产地,建造更多的粮仓。

有了粮食,大唐的盛世才会更加辉煌,也能够养更多的百姓。

不说十三亿。

五千万!

这是李世民心中的一个目标。

此时,民部尚书段纶与工部尚书高士廉被委以重任,负责策划并实施流民安置计划。

两位尚书深知此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立即召集部属,开始了紧张的规划工作。

“确实,我们可以从朝廷的粮仓中调拨一部分粮食,让他们在新的安置地,可以勉强果腹,还能耕种,若是快一些,估计还可以在春耕时节之前,完成耕种。”高士廉接口道,“如此一来,挨过五个月,就可以秋收,然后就能够有存粮,以后也可安稳过日子。”

“士廉兄所言极是,但是这安置之地,该设定在何处?”段纶微微轻叹了一口气,问道。

他们发现,流民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想要安置这些原本就已经融入了各地州城、县城等地的流·氓,该如何安置,才是最大的麻烦。

“这确实是个难题。”高士廉沉思片刻,缓缓道,“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比如东晋时期曾用侨置郡县安置流民,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们也可以尝试在远离城市的地区创建新的州县,让流民在那里安家落户。”

还有就是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流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提供种子、开垦荒地,帮助流民实现自力更生。

这些不成问题。

有问题就是安置在什么地方!

“这个主意不错!”段纶眼前一亮,“这样一来,流民不仅可以安定下来,还能为当地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这些新州县中设置官吏,加强地方管理,确保社会的稳定。”

“正是如此。”高士廉点头赞同,“不过,在安置流民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防止不法之徒趁机作乱。因此,我们需得加强巡逻和防范,确保流民的安全。”

“这点我完全同意。”段纶颔首道。

两位尚书商议了许久,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全面、周密的流民安置计划。

他们决定立即将这一计划上报给李世民,并请求朝廷的支持和配合。

不久之后,李世民的旨意下达,朝廷开始按照计划行动,调拨粮食、搭建住所、创建新州县。

而划定的地方,就在岭南那边,江夏之南。

从江夏到高州的沿途之地,再从高州往西,延伸到云贵高原地带。

也就是说,李世民直接在地图上,画出来一个安置范围。

要把这些还是黑户的百姓,全部都安置到这些区域,每家每户都要有土地,还要登记造册。

至于那些不愿意搬迁的,那就直接按照大唐律法,黑户者,充入奴隶。

哼!

想要当权贵的曲部,想要偷税漏税,想要不参与府兵制……不可能的!

海面突然升起一道高高的水墙,那是海啸的前兆。

东瀛人们惊恐地尖叫着,试图逃离这即将降临的灭顶之灾。然而,海啸的速度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它如同一只巨大的手掌,无情地拍打着东瀛的海岸线。

海浪所到之处,一切都被吞噬。

房屋、树木、人畜,在巨浪的冲击下瞬间化为乌有。

人们被卷入海浪中,无助地挣扎着、呼喊着。

海滩上,只剩下零星的几艘船只和一片狼藉。

海啸过后,倭国陷入了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

废墟之上,是无尽的哭泣和哀号。

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人们,在悲痛中相互扶持着,试图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然而,灾难带来的创伤却难以愈合,它像一道深深的疤痕,永远地刻在了倭国人民的心中。

夜幕降临,倭国再次陷入了沉寂。

然而,这沉寂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悲痛。

在西海岸。

原本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建立起来的都城,如今也一样,成了一片废墟。

东瀛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建造这样高大的城墙。

一个地龙翻身,直接就被无情地摧毁了。

苏定方看着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都城受损严重,心下也是痛心不已,但他明白,更重要的是要救治受伤的百姓。

他命令手下分成几组,一组负责搜救被困的百姓,一组负责救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