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济十二岁的时候,杜鸣和苏问昔奉诏回都。
骊骏的身体近些日子明显已有些力不从心。一向靠苏问昔四处搜罗来的各种补品珍药撑着。然而朝堂上的事情于他终于过于沉重了。
骊骁已经开始独立坐在朝堂上处理面对文武处理事情。
数年前直白犀利的那一幕似乎给朝臣留下的深刻的印像,尽管这些年来,在朝堂上,年轻的皇上坐在骊骏身边,已经学得尽量不动声色,不怒而威。
杜鸣和苏问昔面对皇上的诏书,多少有些为难。
他们回去,势必牵涉到骊骁的身世。这些年来,皇上未明说,但也从未隐瞒,年轻的皇上似乎对自己的身世心知肚明,和太傅私下相处,调皮的时候,也会喊一声“舅舅”。
苏墨向来是不敢应的,然而也不曾反驳,只是默默地不说话而已。
杜济似乎并没有像父母表现得那样矛盾。
他的决定直接就是:“爹爹和娘亲要回都,便自回吧。我留下来,和尚武叔一起守着边城,爹爹不必有后顾之忧。”
杜鸣给弄得哭笑不得。
他有什么后顾之忧?
杜鸣和苏问昔夫妇在边城的十几年间,除了不能改变边城的奇寒峻冷,边城几乎变了另一番面貌。
边城如今已是骊朝的繁华之地,商品集散,贸易往来,各族杂居。如果不是边城气候过于寒冷,新君几乎动了迁都于此的心思。
西番的小王子没有辜负骊骏的一番期许,一场内乱到如今已经整整持续了七年。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不防他他都自顾不暇,还有什么担心的?
如今的西
番王几次写信到骊骏殿前求助求和求放过,骊骏才不理他。不是没有帮过你,是你太忘恩负义。本来也没有指着你感恩戴德,然而你居然还想对我来个腹背插剑,再帮你你是觉得我贱得无可救药还是觉得自己帅得感天动地?
杜济纯粹是觉得,依着自己父亲皇叔的那个身份,以皇上这些年频频示好的态度,回去即使不会认祖归宗,那也是同王爷的待遇。他可没想当什么世子,他的志向是当将军。做了世子,保家卫国理所当然,说起来那也是他们骊家的江山。他不回去,不当世子,他一身无敌本事,满腹用兵之道,皇上你用得着我,就得封我当将军。我靠我的本事挣将军,才不去殿上一跪就得你个赐封。
杜济不想回都城,杜源和杜茂却带着迫不及待的劲儿。
杜鸣和苏问昔一再迟疑,俩猴孩子使劲撺掇,自己爹娘还没发话,紧着催下面的人收拾行李。
杜鸣和苏问昔简直是哭笑不得。有你们两个猴孩子什么事儿啊,这么猴急地回去你是想干嘛?
俩猴孩子还能干嘛?
边城玩腻了,能祸祸的都祸祸过几十遍了,没意思!都城好啊,听说都城大,人多,而且人才济济,满朝文武的集聚之地,都是人才。
俩猴孩子就喜欢遇强则强。当然,弱的也从来没有放过。
杜鸣和苏问昔虽然迟疑,然而皇上的诏书都来了,圣意不能违,自然是得回的。
一家子就这样回了都城。
两个猴孩子脱了兄长的管制,如野马脱了束缚,很快将偌大一个都城祸祸得怨声载道,个
个叫苦连天。但凡提及将军府上的两个小公子,家家户户恨不得白天闭户,夜晚锁门。更有甚者,恨不得那两个小崽子脖子里一人挂一只牛铃,但凡铃起,听者立避。
两个猴孩子自打进了都城,就成了皇宫里的常客。
向来知道迎高踩低,宫里的奶嬷和刚退了位的太上皇被俩猴孩子哄得晕头转向,满心里就觉得苏问昔生的这几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简直是精品出极品,果然是基因好啊。
遍都城两个猴孩子不敢惹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同为父亲和兄长师父的孟相国,惹不得哟,那老头一把枪一抡,比定国王爷一点不逊,对他们没有半分客气。再者说,惹了孟相国,他们爹跟他们哥一人一把枪,他们的身可以当筛子了。
另一个是他们舅舅苏墨,不是不敢惹,是惹不起。这个舅舅别看弱不禁风,一派书生气,真惹了他,不动声色,不怒不恼地,回头衙门的差人就上门,当着他们爹娘的面直接宣他舅舅的意思,宣完了大铁链子一套一锁,直接大牢里一丢,三天五天就被遗忘了。
俩猴孩子吃了几次亏,知道自己的那个舅舅是个面上和煦内里阴暗的,坚决不能惹啊。大牢里可不是好地方,不好玩儿!再也不去了!
两个猴孩子在都城祸祸了半年后,一致觉得,都城没意思,不如边城好玩儿。
边城大街上都是追着他俩看眼睛冒星星的小姑娘,都城的小姑娘都被家里圈在家里,冷不丁街上碰见那么一两个,笑不敢露齿笑,瞧不敢正眼瞧的,一个个端着肩拿着架
子。太假了,没意思!
两个猴孩子一商量,跟杜鸣和苏问昔就去打报告:“爹爹,娘亲,兄长独自一人在边城,孩子想起来,觉得兄长分外冷清可怜。不如让孩儿回去与兄长作伴去!”
杜鸣和苏问昔能信两个猴孩子的话?
然而最近正为两个猴孩子惹得整个都城天怒人怨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