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情况并没有想陈钊和孙龙江想的那么严重。
幽州地界上,早在战国时期,就属于燕国的管辖范围,燕国在幽州不仅经营居住,还沿着边境线修建了一系列点式长城,以防北方游牧民族,也就是匈奴和东胡人的入侵。
所谓点式长城,就是在边境线设置一个个防御点,而不是修建一整条连贯的防御工程。
李牧夺取幽州之后,也是按照这些防御点为边界,经营幽州。
其时,辽阳已经是一座人口数千户的大城市,其影响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向东南,一直可以挟制高丽半岛。
在陈长生大规模向幽州地区移民的时候,其中一部分移民就被安置在那些边塞防御点。因为陈长生给大凉带来了超出时代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得住在这些防御点的大凉移民比之前的先辈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生产力。
把这些防御点建设成欣欣向荣的村镇的同时,一部分移民还向被继续开拓,寻找适合耕种的土地,并建立起自然的村屯。
而人数达几万户二三十万人的扶余国人则住在更北部的地区,大多散布在现在的吉林省地界,
国都就在吉林市和长春市郊民安县一带。
那里就是几百年后一个猛人岳飞心心念念想要打到那里去的黄龙府。
陈胜在派出先遣部队兵分五路进入辽河以北的地区,进行拓荒垦殖。并没有立即抵达到扶余人的聚集地。
这些人一路走,一路开路搭桥,为后续进入的人做准备。
遇到好地方,或者隔一段距离,比如说几十里,就建造一个定居点或者说人员和物资中转站、也可以说是驿站。
留下一部分人,在那里盖房子修建防御基地,并且开荒种地,建成定居点。
就这样步步为营,相互呼应着,向前推进。
要是放在之前任何一个时代,这种蚕食的速度都会十分缓慢。
但大凉帝国不一样。
陈长生不惜财力,给大凉这些勇于开拓的子民配备了最好的装备。
除了钢锯,斧头,砍山刀等工具外,还给幽州调拨过去三千匹(头)牛马和五百副用于马车的胶轮。至于什么防刺军靴,防寒防水衣物,棉帐篷等都足量供给。而且,大凉的专供军需的食品厂,还把当时很少见的肉罐头和压缩干粮都运过来了。
话说东北不缺粮食和肉类,但这次移民相当于行军打仗,这些肉罐头和压缩饼干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这些开拓者们饿肚子。一定让他们吃好睡好,保持最旺盛的斗志。
陈胜也购买了一批高粱酒,配发给这些先遣部队。
一分酒一分活儿,这些开拓者开路搭桥,探索未知的世界,住的是深山老林,干的是重体力的活计,冒的是生命危险,干完一天活,喝上点六十度的高粱小烧,可以让他们忘记孤独和恐惧,缓解体能。
最关键的是,如果遇到东胡人,这些烧酒就成了和他们交易的最佳商品。
“看到东胡人,尽量不要招惹他们,和他们做交易,多让他们占便宜,他们就不会排挤我们。而且还希望我们能常驻下来。”陈胜对手下的将官们说。
看起来,他已经吃透了东胡人的性情。
只要东胡人和扶余人不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大凉的开拓者们,就没什么可怕!
陈胜甚至还想着,利用东胡人去对付扶余人。这样,就可以将其两者的力量全都削弱,只是,他现在还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施行这个计划。
这些先遣军以一天十五到二十里的速度,向东北腹地推进着。
扶余国正占据着东北地区的中心位置,绕是绕不过去了,所以,就是要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冲过去。
在派出先遣军向扶余国的中心地带推进的同时,陈胜也把大批人员派去到抚顺和鞍山,本溪这些地方,让他们去开采煤矿和铁矿。
因为有陈长生给的地图,又有罗盘仪和指北针等设备,所以要找到煤矿铁矿并不费劲。
陈长生把几千大梁军战俘都运到辽阳来了。这些可都是精壮的汉子,所以陈胜以这些人为挖矿主力,并调集当地民工,配合那些各地来的技术人员,在铁矿附近直接建立起鞍山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将主要用于修建一条贯穿大东北,连接东都的铁路。
此时大凉帝国的炼铁炼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轧钢厂能把大型物件一次性成型的轧制出来。只要钢号够,一次性轧出一根十米长的钢轨并没有什么技术瓶颈。
陈长生要修的也不是现代化的高铁。只要能达到第一代火车运行的要求就可以了。
钢轨,道钉,加上东北取之不尽的木材。平整出两三米宽的土地,就可以把铁路修建起来,至于蒸汽机车,大凉已经开始造了。
甚至,陈长生让机车车辆厂直接生产出一批可以烧木头的蒸汽机车。
这样,就不会受制于煤炭运输的限制。
陈长生把一切都想的很周全。
所以,当扶余国国王听说大凉帝国开始染手自己的地盘,并派出使者来诘问幽州将军陈胜的时候,陈胜是一问三不知。
“你们幽州军跑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