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都市言情>选择关圣帝君,被全班同学嘲笑> 第210章 弦歌如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弦歌如故(1 / 2)

“什么是心?”

“心是什么?”

在被林末认定为龙场溶洞的幽暗空间之中,林末脑子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要想搞清楚心到底是什么。

而且目的还并非是为了搞懂之后,可以从这个空间中脱离出去,而是好像魔怔似的,非要搞懂这个东西不可。

尽管儒道释三家对“心”都有其详细的论证和定义,可是林末一番琢磨之后,只觉得三家定义放到“心即是理”当中都是不甚恰当,脑子里念头纷呈,像只无头苍蝇一样胡思乱想了不知多久。

终于在一个迷迷糊糊的时候,林末忽然想到,儒道释三教对心的看法,是他们各自教派的看法,他要悟的却是王阳明的心,那自然不能仅仅着眼于三教关于心的定义。

这个念头一出,林末顿时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是了!要想悟出“心即是理”的真谛,当然少不了从王阳明所学所历中思考!

霎时间,林末脑海中的三教思想被搁置一旁,种种记忆画面浮现在林末脑海当中,这些记忆画面,全都是先前那场如同真实发生一般的梦境当中,王阳明经历的事情。

不过林末此时回忆起来,却像是他自己经历的一样。

那是王阳明学了三教思想,却还是找不到圣人之道的时候,那时正值王阳明得罪太监刘瑾,尽管王阳明当即被贬,刘瑾却还是没有放过他,派出人一路暗杀,直到王阳明带着仆从逃到了贵州龙州,偏僻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得杀手也不敢进去,这才活下命来。

那时的王阳明,朝不保夕、生死未卜,时刻觉得自己可能活不到明天,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找到圣人之道,于是一有时间就独立在龙场溶洞之中静思,可惜能学的都已经在书本上,王阳明早已经滚瓜烂熟,再思之悟之仍是不得所悟。

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天气,王阳明忽然灵光一闪,感悟到圣人也有过相似经历,恍然大呼道:“孔子困于陈蔡,弦歌如故!”

林末脑海之中的画面,到此为止,而林末也为之一愣。

“孔子困于陈蔡,弦歌如故?”林末喃喃重复着脑海中王阳明似乎顿悟着喊出的声音,眉尖微蹙。

这个典故他倒是很有印象。

正是他在《春秋》当中读到过的,可以说是孔子此生最大的一个危机。

那时孔子周游列国,收到陈国三次邀请,认为陈国很有诚意,便来到陈国,结果因他推行的是“打压贵族”的主张,很不受陈国权贵待见,一直滞留三年都没有得到重用。

滞留三年后受到楚国相邀,便跟随楚国使者离开陈国。

结果刚一走,就引起了陈国、蔡国权贵的注意,他们担心孔子在这儿三年不得重用,去了楚国受到重用的话,怕是会针对陈国、蔡国,于是派兵将孔子及其弟子围困在一个小岛上面,也不杀他们,只让他们自己断粮饿死。

于是孔子一行人在岛上绝粮七天,只有看运气采集一些野菜饱腹,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仍然治礼习乐,有几个弟子生气埋怨,说都这种时候了,不敢留着力气多活几天吗?更有人说,既然孔子的主张不受陈国待见,那稍微改一改就是了,只要有利于他们,他们肯定还是愿意把孔子奉为上宾的。

孔子没说什么,只叫来颜回,颜回说:“先生的学说不被接纳,那是当权者的耻辱,而不是我们的耻辱。如果先生因为被困而改了学说迁就他们,那才是我们的奇耻大辱。而先生现在讲学谈琴,是在做治学该做的事情。”

孔子点头说了一句,“知我者,回也。”

林末记得,最终还是楚国派兵把孔子迎回,当然最后孔子还是没有得到楚国的重用,因为他的主张不容于当时的割据时代,所以孔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不过却不妨碍他成为圣人。

所以王阳明是想到了,他被困龙场,也应该像孔子被困陈蔡一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念及于此,林末只觉眼前一花,神智也变得迷迷糊糊,自己却是来到一个阴暗潮湿的洞穴,外面刚下过雨,陪他一起逃命而来的仆从被雨淋得发烧,林末当即采摘草药为其煎熬药汤,好在林末虽是读书人,读的也不是死书,不但弓马武艺娴熟,就是杂学也是有所涉猎。

“奇怪,我弓马娴熟、涉猎过杂学吗?”林末脑子里飘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不过很快被抛之脑后,现在这个情况,还是治病救人要紧。

总之林末煎的药给风寒发烧的仆从灌下去,立刻起到了效果,不过想要痊愈,却还是需要一个完整的疗程。

而且药有了,吃食却也是件难事。

林末记得自己来这儿好像是当官的,不过那所谓的属地就是一个年久失修的烂木棚,遮风避雨的作用都没有,更别说有什么厨房食堂了。

林末只好自己上山摘野菜,虽不大认识什么能吃,什么有毒,但也在野外遇见了几个当地外族人。

这些人口中说的话,林末一点儿都听不懂,林末说的话,对方也是一脸懵逼。

不过林末还是通过观摩他们采摘野菜,记下了一些野菜种类,想来这些既然这些当地人都在吃,那应该是吃不死人的。

林末还想跟他们有更多交流,可惜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