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两人都是获奖繁多的名厨,前者擅长法餐,后者擅长甜品。
而名气最大的伊桐,好像什么菜式都有所涉猎。
三人真实关系如何目前看不出来,至少明面上还行,很给节目组面子地点头致意。
但小林夕注意到,在第二排十名大众评委席中,坐在白鸟警官边上的男子有些坐立不安,时不时往后方偷瞥一眼,目光怨毒。
她观察了一会儿,直到节目进入到下一环节才收回视线。
主持人搬上来三个完全封闭,只留一个小开口的箱子,“现在,就请三位名厨评审抽取菜式、做法和主题吧!”
两个年龄组的题目不同,经过一次抽签,儿童组此次比赛的题目是“每天吃都不会腻的日式便当”。
小林夕都能听到元太在远远的另一头高呼“鳗鱼饭”的声音了。
接着轮到了少年组。
园子十指相扣祈祷不要抽到她们不擅长的题目,可偏偏事与愿违。
少年组的题目是“代表爱恋的华夏甜品”。
这是个相当苛刻的题目,因为在日本,正宗的、符合华夏人口味的华夏餐馆比较少,他们甚至给本土化的华夏菜专门起了个“中华料理”的名字。
小林夕慕名品尝过一次,然后就被从没听说过的天津饭、中华拉面和稀奇古怪的创新菜给劝退了。
至于华夏甜品就更稀有了,一般都是和式点心和西点店。
而“代表爱恋的华夏甜品”,一时半会儿真没人能想到做什么,脸上一片空白的表情出奇一致。
十分钟的挑选食材时间开始,儿童组的选手欢呼尖叫着冲向中央的食材区,与抓耳挠腮哀嚎的少年组形成鲜明对比。
一分钟过去,才陆续有选手走出。并不是因为有了思路,是干坐着实在等不住,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去食材区逛逛找灵感。
大屏幕的画面定在食材挑选区,观众席上的亲友四人虚着眼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毛利兰三人的身影。
这个题目确实难,并非做法繁琐,只是从没接触过华夏点心的人压根连食谱和调料配比都不知道。诸伏景光在心里琢磨,如果是他,可能只能用和式点心试着挨边,好歹算东方甜品,至少不完全偏题。
可即便是和式点心,对初高中生来说也很难了,除非家里就是做这个的。
其他三人也是同样想法,妃英理叹口气:“早知道我在家时就和小兰一起做做看了。”
毛利小五郎缩着脖子嘀咕:“你教?那不得把评委毒死。”
“什么?”
小胡子侦探很识相地闭嘴不说话了,虽然他说的是真话,英理做饭可不是一般的难吃!
被惦记的三人小组正一人一个小板凳围成一圈,脑袋碰脑袋低声说悄悄话。
小林夕托腮看着被她们团团包围在中央的小型摄像机,伸出指尖点了点镜头,“你刚才不还在转么,怎么现在不动了?”
摄像机:不敢动不敢动。
小兰乍然听到题目时有点慌,不过小夕说她会做后就放下心来,看着头顶还剩下八分多钟的倒计时,“我们不去拿嘛?”
“不急,反正也没多少东西,等剩下七分钟时再去拿,绰绰有余了,”小林夕有条不紊地给三人分工,杏眼狡黠地一弯,“如果我们出去得太早就很惹眼,准会有人偷师,毕竟这一点也不难,所以我们要低调。”
园子点头:“而且规则说了不能浪费食材,他们没有规划好就去挑,要么全用上做得乱七八糟,要么剩下没用的食材扣分,我们稳住就行!”
等时机一到,三人同时起身,挽起袖子一副要去血拼的模样,“开工!”
——
三小时后,伴随一声长鸣,主持人让所有选手停止手头动作,随后工作人员上前收取成品,或者未完成的半成品。
分成十三份放进保温设备中,并在餐盘下方贴上号码牌,逐一送到评委面前。
评委们方才一直在和主持人聊美食经,三位名厨也现场做了他们的招牌名菜并品尝,所以完全不知道端到面前的菜品究竟是哪组做的。
首先是儿童组,“每天吃都不会腻的日式便当”这个题目看似范围很广,实际上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会做的便当就那么几种换着来。
刚开始还有点新意,到后面清一色的炸鸡块、章鱼肠、鸡蛋烧……尽管每组菜品只吃几口,大众评委们也有点吃不消了。
名厨评委的专业性就体现出来了,他们面不改色地品尝,甚至还能变着花儿地点评。
打分暂时不揭晓,会在最后颁奖时公布名次,因此在被二十组便当折磨后,工作人员们紧接着呈上了二十组甜品。
如果说儿童组的成品味道千篇一律,那么少年组的就是难吃得各有千秋。
倒是也有做出和式点心的,也有自暴自弃直接烤了个蛋糕,但仍然是半成品和一看就是食材糅杂在一起做出来的东西占了多数。
大众评委:救命!
本来以为来当试吃员很爽,怎么会这样!
白鸟任三郎保持着优雅的动作,实则心生悔意:就应该让千叶来的,他看上去就不挑食。
小林夕在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