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告一段落(1 / 2)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夜幕彻底笼罩了卢克索这座宫殿之城时,我们抵达了本次考察埃及方面为我们准备出来的临时住所。这是位于帝王谷附近的一处现代3层建筑,算不上多么豪华舒适,非要点评的话,我想我和我的同事大概都会说上一句,“还能住人。”

这个地方此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第一次入住了,对于建筑的内部结构都称得上熟悉。一路的舟车劳顿,大家此时的身体都已经有些疲乏,但一想到明天就能再次进入我们实在是再熟悉不过的KV.38号那属于图特摩斯三世的墓室,大家的眼神中都透着一丝兴奋与期待。

“好了好了,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先回房间好好休息一下吧。明天还要接着进入墓室去考察记录当前墓室中的状况呢。”费恩教授见到众人从车中拎下了行李,又忍不住与上前接待的卡纳克本地文物局工作人员说起了近日的新发现,笑着打断了众人的话,催促着大伙快些回去休息。

想要叙旧交流,明天之后还有的是时间。

每一处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都是属于如今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所有人类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如今世界各国对于所有考古发掘工作也大多都是以保护性发掘为主。那些已经勘测探明,但尚未遭到人为破坏的古人类遗存,原则上是不予挖掘的。

就拿此次的工作来说,若不是在例行的维护工作时,隐藏着密室的这一面壁画发生了龟裂,需要将正面壁画都揭下来送入文物修复部门进行修复,大概我们永远也不会这扇被隐藏在壁画之后的密室大门。

本来按照考古学界的惯例,如这样的非入侵性遗址,考古工作者应当只记录遗址的地点、地表采集物以及各种地下点子探测设备的调查结果。可谁也没想到,也许是久未接触空气,又或许是其他一些我们尚未查明的原因,在壁画被取下后,那扇秘密的石门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裂痕。

但也正是因此,才让我们有了机会聚在这儿商讨是否要去开启这个,与图特摩斯三世一同沉睡了千年的宝藏或是秘密。

其实对于是否需要开启密室,虽然意见仍有些不太统一,但其实大体已经算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面对那扇已经有了碎裂迹象的大门,谁也不知道若是原封不动的将其再次封闭,会出现什么后果。此时最大的悬念在于,我们是否可以拿出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方案来。在尽量不破坏墓室现有环境的情况下,打开这间密室。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密室之中可能存在的任何文物,在开启那扇沉重的石门前,所有的保护措施都是必要的。如今的考古学,已经不再是一百年前那些探险家、寻宝者手段粗糙的巧取豪夺。而是渐渐地发展成了一门更加精细、更加科学也更加严谨的学科。

为后代保护和保存过去的物质遗产,这是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们所掌握的一个最为基本且最为重要的优先权。不论是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考古遗址以及其中所含的历史遗存都是有关我们祖先的唯一记录。而这些考古学记录是有限的,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一旦被触碰或发掘,不论我们再如何谨慎,终究会有一些信息将永远的消失。

而对于我们这些考古工作者而言,保存这些无价的祖先遗产,就是对过去所能尽的最大责任。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信念的影响,每当需要到一个地方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我的心中总是即兴奋,又惋惜。有时候,我想我宁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能够永远不见天日的被埋葬在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层中,也好过就那样曝露在空气与阳光之下,甚至于经由盗墓贼和文物贩子之手流落到那些民间收藏家的手中。

即将见证历史的兴奋与喜悦被这种思绪所冲淡,虽然距离真正能够开启那间密室的时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正在越来越近,可我心中的忐忑却不增反减。现下谁也无法断言那间密室里到底存放了什么东西,而面对不同材质的文物,我们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案。

回到了下榻的地方,这里还和我上次时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我将带来的行李稍稍做了归纳又匆匆洗漱了一番后。就一边泡着泡面,一边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今日再将整理好的资料认真梳理一遍,这样明天回到现场时就能够更快的进入状态。

之后的几天,无数的问题与事情仿佛堆积了几十年一样向我们扑了过来。所有人的脑子里除了各式各样的勘测数据和考古学记录外,已经塞不进去任何东西了。密室入口的石门碎裂的原因始终没能查明,但碎裂的程度却仍在一天天的恶化。

这件事不禁让所有参与此时发掘工作的人员都焦头烂额了起来,若是不尽快拿出一个能够实行的方案来,恐怕过不了几天“法老王的诅咒重现”这样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又要出现在各国媒体的头版了。

而待到众人终于在争论中商讨出了一个最可行的方案,也同时向上级部门做好了报告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