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在房彦去书院后,又去找人牙买了衢州附近庄子,这庄子在万州村,离衢州城有十一公里,二十多分钟就能够到。
这庄子花了云初三千一百两,庄子包含三百亩地,一座庄子,还有十户佃户。
云初觉得挺值得的。
三百亩地,其中有一百亩是上等良田,一百亩中等良田,一百亩下等良田。
而且田地里还有冬小麦,这冬小麦都一起卖给了她。
“东家,不知道叫我们来有何事?”
“之前你们与李家签到的契约,是三七分租,现在四六分租。”
“以后种的稻谷种子,都找我领取,我这里有再生稻,可以生长两茬,第二次生长的,就不分租给你们了。”
“再生稻?”佃户有些懵,不知道是什么稻种。
但是东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多谢东家。”
佃户们高兴呀,没有想到,他们遇上好东家了。
次日,云初带着新契约与佃户们签订了。
契约都是红契,找官衙盖的红契,这样双方都有保障。
云初觉得庄子的收益,养活她和房彦不成问题了。
至于其他的挣钱方式,云初一时也想不到。
云初还去拜访万州村的村长,送了一些礼物。
算是和村长打好关系,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到时候也可以找村长帮忙。
云初在家闲着无聊,拿着四书五经学习。
还去寻了一个绣娘,跟着学习刺绣。
周秋也跟着一起学习。
等房彦休沐的时候,周东南去把房彦接回家。
“阿姐。”
“好像长高了一点。”
“真的吗?”
“嗯。”
“在书院可还习惯?”
“嗯,同窗他们都很好,都把我当弟弟照顾。”
“先生他们也很好,而且学识也很厉害。”
“阿姐上次给我带的糕点和肉干,同窗都十分的喜欢,还询问能不能卖呢。”
“这样呀。”云初有了一点想法,要不然做一个卖吃食的小店,
“阿姐,你在家做什么呢?”
“阿姐买了一个农庄,以后家里的收益,就靠这农庄了。”
“现在正在学习刺绣,等我学习会了,到时候给阿彦你做衣服。”
“多谢阿姐。”
“跟阿姐我客气什么。”
“阿姐,我去书房了。”
“去吧。”
房彦休沐的第二日,云初带着他去了农庄。
到了农庄,云初把房彦介绍给佃户们,让他们也认识一下。
在农庄待了两天,房彦又回书院了。
回去的时候,房彦又带上了云初做的肉干,果干等东西。
这些东西,都被房彦的同窗们瓜分完了。
云初在农庄,买了一条猪,带着周秋开始制作肉脯,至于制作肉脯的香料,都是从空间拿出来的。
现在是冬季,果子没有,要不然还可以制作果干。
云初又买了一些鸡鸭兔,做鸡鸭兔的肉干。
麻辣,甜、微辣、五香等各种味道的。
等制作后,云初又购买了一家店铺,店铺不大,请了木匠师傅制作了一些柜子。
半个月后,云初的房氏肉脯店悄悄的开张了。
云初也没有做什么宣传,不过生意还不错。
因为云初开业的时候,给周围的店铺送了一些免费品尝。
还有房彦在同窗那里宣传,书院的学子,贡献了一半的业绩。
转眼就到了庆安178年。
北方大旱,颗粒无收。
这个时候的皇帝,还是老皇帝,这老皇帝还算勤政。
朝廷从南方收购粮食,送去北方赈灾,但是这些赈灾粮食,被一些贪官贪污了不少。
北方的百姓,已经在朝廷的赈灾粮下来前,开始往南方逃难了。
大刘村的村民,在卢村长的带领下,一起往衢州去。
这两年,云初与卢村长也有通信,信中也有交流到天气问题。
卢村长知道云初兄妹在衢州过的还不错,而且房彦也在有名的书院读书。
去了衢州,他们也算是有熟人,也不用惶恐不安的。
两个月后,卢村长他们到了衢州城外,但是城门关着,城外到处都是流民。
“爹,房家兄妹都在衢州城吗?”卢甘询问道。
“嗯,这两年,云初有写信给我。”主要是他帮忙照顾云初的宅子,还帮她收着地租。
卢村长开口道:“我们先在城门外休息吧,看能不能找机会进城找云初兄妹。”
“小姐,粥煮好了。”周秋回禀道。
“那走吧,去城外施粥。”从五日前,云初每日都会施粥。
这两年,庄子种的再生稻,粮食产量不错,而且再生稻也很好。
云初还把再生稻献给了县令大人,县令献给了衢州知府。
在去年,衢州都种上了再生稻,每家每户都多收粮食,所以衢州现在根本不缺粮食。
云初施粥,也是因为官府还有衢州一些富贵人家施粥了,她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