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历史军事>三国新天子> 第九十二章 皇帝人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皇帝人呢?(1 / 2)

“陛下,臣奉命率兵攻讨董贼郿坞,幸得陛下妙计诛杀贼首,使得郿坞守卫兵无战心,举城投效。此番斩获颇多,粗略清点过后,计有黄金……”皇甫嵩和朱儁尚未从剿灭董卓的喜讯当中清醒过来,汇报自己在郿坞的斩获时,语气充满着惊喜和痛恨交错的双重情绪。

惊喜的是,此时疲敝的朝廷得来如此一笔巨款,当真雪中送炭。痛恨的却是,这些财帛的背后,是一个繁盛京师的毁灭,甚至是一个帝国的最大耻辱。

可刘协一听皇甫嵩这般实心眼,上来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在朝堂上说出了口,刘协已连叹息的欲望都没有了。果然,就在皇甫嵩话音未落,满朝大殿顿时又如一锅沸腾的油当中泼了一瓢凉水,再度迎来了一次喧嚣无比的声潮。

“董贼作恶多端,想不到竟搜刮如此财帛,当真该千刀万剐!”

“董贼目无纲常,掘凿皇陵,郿坞财帛大多乃雒阳皇室贵勋殉葬之物,实在令人发指!”

“董贼吮民膏血,祸乱京师以来,为其所害良民不下数千家,抓良民逼索财物,拆房舍以勒军需,杀人如麻,磬竹难书。此贼昨日不过授首,简直太便宜了他!”

一个个大臣跳将出来,似乎都忘了王允提议加封吕布之事,纷纷对董卓往日的罪行口诛笔伐。但不出刘协意料,很快当这些人实在想不出痛骂董卓的词汇后,他们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那批令人眼红的财帛之上。

“陛下,董卓搜刮财帛,皆我大汉百姓汗血,今日恶贼伏诛,正是陛下大赦天下、施行仁政之时。臣恳请陛下下诏将这笔财帛尽数归还百姓,以彰我汉室仁义爱民,皇恩浩荡!”

“此举万

万不妥。董贼酷虐,受他搜刮之人,皆已不在人世,如若朝廷这般,反令那些苟且偷生之人尽得其利,天下有识之士嗤笑我大汉毫无见识。依臣之见,董贼伏诛一事,皆赖朝中忠耿之士戮力谋划,陛下不若论功行赏,方可令天下之人知陛下英明。”

“陛下,此番诛杀董贼,末将帐下儿郎皆奋勇杀敌、战不旋踵,如此董贼才未能逃得恢恢天网,束手伏诛。末将斗胆,请陛下尽将财帛颁赏兵卒,以安士卒之心。”

最后那个建议,是吕布跳出来叫嚷的。这家伙看来有些不甘寂寞了,王允刚提议令他共议朝政,他便想着为自己的兵士来分一杯羹。

这家伙的政治水平,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

此时的刘协,真的连愤怒的心思都没了。他看着眼下这一群一只只好似红了眼睛的狼,脸色不由自主便回复到当初面对董卓咆哮朝堂时的阴鸷,细长的手指在御案上慢慢滑动,借着宽大袖袍的遮掩,他默默写下了一行谁也不可能看到的小字:大臣皆可杀!

这五个字,是一千年后,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御案上默默写下的。刘协虽然不是崇祯,但就在这一刻,他深切体会到了那位亡国之君在最后一刻,心中有着怎样绝望而悲愤的情愫!

深切将自己代入这个时代,刘协知道,这些大臣们其实也有不该死的理由。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和思维当中,董卓已死,他生前搜刮的这些民脂民膏,就该如此处理。难道,朝廷还要与平民、与大臣、与士卒争利?那样的朝廷,他们又何必效忠?

可刘协想杀他们的原因,却也根本不是这些。无知无能并不该死,该死的是无知无

能且自大虚妄。这些人,没一个站在汉室朝廷、江山社稷的角度,替天下苍生谋利的。他们或想借朝廷之名换来崇高的虚名、或明目张胆地想替自己捞一份实惠。偏偏就是没有一个人,想着用这笔庞大的财帛,真真正正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替饱受乱世刀兵荼毒的百姓们做些实事!

“够了!”大殿之上,突然传出一声怒不可遏的咆哮,但却不再是刘协。众人惊慌看去,只见司徒王允已怒发冲冠,面色羞愤气恼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尔等皆是国之栋梁,社稷之臣,如今董贼身死,正是齐心协力、共扶汉室之时,怎可因这区区财帛,便忘了朝廷大局!难道你们真的以为,董卓死了,天下便已太平了吗?!”

满朝大臣毕竟都是孔圣子弟,虽被王允严词斥责,却好歹也不是目无远见之人。同时,他们饱受虚名所累,纷纷也意识到自己先前所为,确是落了下乘。一时间,众人不由面红耳赤、讪讪而退。

倒是一旁始终未发一言的朱儁,见到如今的朝堂仍旧是他当初不愿回首的这幅景象,满面黯然。蓦然想起董卓身死之事,悠悠开口说了一句:“董贼确是死了。臣回宫之时,见董卓尸首被长安百姓自发搬至闹市,被人置烛火于脐下,点了天灯。白花花的肚子,脂膏横流……”

朱儁说此话,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然而却未明确表露出来,满朝大臣闻董卓得此下场,一时不由联想到大汉这些年来凄惨不幸的祸端,也不知该弹冠相庆,抑或与朱儁一般感叹莫名。故此,朱儁这无意的一句题外之语,竟使得

满朝大殿突然陷入一阵诡异的沉寂当中。

然而,就在此时,左中郎将蔡邕却叹息了一声:“董卓本来可为良将,沦落到今天这一步,实在可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