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其他类型>马谡别传> 第601章 .各有谋算(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1章 .各有谋算(12)(1 / 2)

黄巾之乱以后,曹操、袁术、刘备、吕布等大军阀在中原争霸,就连世家豪门都无法自保,不少人南迁江东。

尤其是曹操以报父仇为名在徐州大开杀戒以后,从淮泗地区南迁的人才就更多了。

刚好孙策从袁术手中要回父亲的旧部,向江东进军,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周瑜、张纮、张昭等人能够得到孙策的重用,自然是因为他们的才过人,但得到孙权的重用,还因为他们的出身于淮泗地区。

孙权安定江东以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占据淮泗地区,进而北伐。

因此,孙权相继用周瑜、鲁肃、吕蒙等淮泗集团骨干为都督,就是想打过长江去。

在赤壁之战获胜以后,孙权曾经几次亲征合肥,但都是损兵折将。

孙权无法战胜曹操,多次损兵折将,自觉无力向北推进,这才把目光转向了荆州和西川。

吕蒙带兵偷袭荆州成功,把孙权的战略重心从淮泗地区转移到了西川,淮泗集团的重要性反而降低,吕蒙自己也因此而“病故”。

那么,扎根于江东的世家大族,不但是地道的地头蛇,而且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朝堂中的势力必然要上升,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

孙权当然也看到了这个趋势,这是他非常不愿意见到的。

他也害怕江东世家一家独大,尾大不掉,架空了自己。

尤其是淮泗集团的领军人物鲁肃、吕蒙相继病故以后,淮泗集团在军中已经没有了扛鼎人物。

而江东世家随着陆逊的崛起,朱然、朱据、贺齐等人纷纷在军中独当一面,江东世家差不多把握了吴国的军权。

孙权当然也采取了制约措施,张昭的儿子张承,虽然是文士出身,但也被他授予军职,官居濡须督。

诸葛瑾并不以军事才华见长,但也被孙权授予江陵太守,镇守公安。

这些措施,无疑就是要制约江东世家在军中的权利。

孙权设立的三署郎官,就是送给各大世家子弟出仕的一个途径,其中江东世家因为人多势众,占有相当的数量。

而张温、暨艳,对三署官员进行大力度的沙汰,无疑是对江东世家的一种压制和打击,这也是孙权的本意。

张温和暨艳就是吴郡人,暨艳的出身不好,张温却是出身世家大族。

要说张温和暨艳的人事制度改革,是有意针对江东世家,肯定不是,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职业道德使然。

张温出使西川以后,孙刘再次联盟,但他并没有被孙权升赏,反而调入军中闲置起来。

这下子张温的面子挂不住了,而且他也从江东世家得到内幕消息,是张昭、孙邵等淮泗集团的骨干,阻止孙权升赏他。

张温自认为自己有功于吴国,孙权不会如此赏罚不明。

因此他错误的认为,这不是孙权的本意,而是张昭、孙邵等人的意思,而自己身为太子太傅,也没有了合适的职位迁升,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

正在张温郁闷不已的时候,他收到了暨艳的来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张温是暨艳的上司和保举人,并没有因为调离与暨艳生分,他们一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经常有书信来往。

刚好暨艳受江东世家的蛊惑,想要重拳打击淮泗集团,来信征求张温的意见。

张温在军中坐冷板凳,他无意军功,心中非常不愿意。

为了维护江东世家的利益,也为了自己有升赏的职位,张温也看中了丞相孙邵的位置,非常赞同暨艳的意见。

张温感觉到了孙权对自己的冷淡和疏远,他决定孤注一掷,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在江东世家中的地位,与暨艳联名弹劾、打击了淮泗集团的骨干,选定的主要突破口,就是丞相孙邵和潘阳太守王靖。

当然,表面上张温和暨艳弹劾孙邵等人是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江东世家并没有关系。

但他们在私下里达成了交易:一旦孙邵倒台,他们可以推荐张温上位丞相。

张温也知道,这也许是江东世家设置的陷阱,但这是阳谋,他张温无路可走,如果不配合,照样会被孙权罢官降罪。

孙邵、王靖是淮泗集团的骨干,孙邵更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要是只有选曹尚书暨艳弹劾丞相孙邵,不管孙权准不准,都不是什么大事,这是暨艳的本职工作。

但有江东望族张家的领军人物张温出面,就很容易上升到江东、淮泗两个世家派系之间的斗争。

而江东世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孙权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他不但需要日渐式微的淮泗集团压制、平衡江东世家,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且还想通过淮泗集团北方的人脉关系,打过长江去。

本来,暨艳整肃吏治,几乎得罪了所有的世家权贵,被世家豪门收拾拿下,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暨艳与江东世家之间的交易,孙权也有风闻,其所以还没有出手惩罚于他,是觉得他还有利用价值。

但张温出使西川回来以后,孙权怀疑他背叛自己,有心治张温的罪。

而张温一直洁身自好,并没有什么把柄,孙权找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