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其他类型>马谡别传> 第629章 各有谋算(40)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9章 各有谋算(40)(1 / 2)

第629章各有谋算40

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陶应,均是文不成、武不就,典型的官二代。

以前徐州繁华时期,他们兄弟两人游手好闲,天天在外面花天酒地、惹是生非。

大家看在陶谦的面子上,并没有人敢扎刺,过得倒也顺风顺水。

曹操大举进攻,在陶家生死存亡之际,看到城外死伤惨重,陶商、陶应知道怕了,安安静静躲在家里,没有给家里添乱,陶谦已经心满意足了。

陶谦在花甲之年,还率领精锐丹阳兵前来徐州征战,平定黄巾之乱,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自然值得称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

陶谦的主要目的,却是为陶商、陶应两个儿子谋取一个锦绣前程。

因此,他到了徐州以后,重用豪门世家,就是要给儿子留下良好的人脉关系。

谁知道,陶谦的两个儿子却是生不逢时!

要是处在和平年代,有陶谦这个当高官的父亲打下雄厚基础,够陶家几代人享受官宦世家的殊荣。

但此时军阀混战、天下大乱,陶谦是一个读书人出身,自认文才武略都不差,但在曹操面前不堪一击,无法守住徐州。

陶谦心里明白,曹操报仇不假,但更多的是觑视富裕的徐州。

他要是再把徐州交给自己那两个不学无术的儿子,那就是找死的节奏,身死族灭只是早晚的事情。

陶谦左思右想,觉得找个可靠的人,把徐州这个烫手的山芋送出去,是个可行之策。

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难保家族平安度过这一劫。

见了刘备以后,陶谦不由自主就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当然,陶谦在战场上输给了曹操,不意味着他是无能之辈。

相反,他当官的水准还是不错的,就算被曹操打的千疮百孔,但整个徐州还在他的掌控之下。

并不是他刘备拿几个印牌,就能够取而代之的。

其实,这也是陶谦对刘备的一个考验。

目前来看,陶谦对刘备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越发诚恳地说道:

“此老夫之实情也。”

陶谦再三相让,刘备却坚辞不受。

刘备在江湖上厮混这么多年,早已练得喜怒不形于色。

成为一州刺史,对刘备也是非常大的诱惑!

但他知道,在这实力为尊的时代,自己的拳头还不够大,还没有足够统领一州的实力。

糜竺有切肤之痛,深知要在乱世中保住自己的巨额家产难度很大,本来是抱紧了陶谦的大腿,花费了家族不少的本钱。

谁知道,陶谦现在自身难保,糜家何去何从,也是糜竺面临的一个难题。

糜竺也对刘备的印象非常好,如果陶谦真的把徐州交给刘备,他们糜家除了抱刘备这条大腿也是别无选择。

看到陶谦和刘备没完没了,而陶谦已经老迈,徐州换主,只是时间问题。

糜竺心里一动,觉得自己不能等刘备从陶谦手中接过徐州以后再行投靠,不如提前谋划,先与刘备打好关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有了这样的心思,糜竺还真怕刘备现在就答应陶谦,马上站起来岔开话题,开口说到:

“陶使君,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日,再当相让可也。”

刘备刚到徐州,不了解情况,可不敢把陶谦让徐州当真,正不知如何结束话题,听了糜竺的话,正中下怀。

刘备不远千里,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底,前来救援陶谦,刷声望才是主要目的。

想着自己和曹操在虎牢关曾经并肩作战,也算有了交情,就开口说到:

“使君先不要急于交战,且容我遗书于曹操,劝其解和,曹操若不从,再和他厮杀未迟。”

于是,陶谦马上派人给孔融、田楷、关羽等人传信,让他们暂时按兵不动,并遣使者把刘备的书信送到曹操营中。

曹操见有三路援军到达,但无论是人数、士气还是装备,都比不上在徐州收编了不少游兵散勇的曹军,不足以对自己的大军构成威胁。

曹操这次对徐州势在必得,对记录援军也不敢等闲视之,马上召集诸将议事,商讨如何击退三路援兵之策。

才开始不久,忽报徐州有战书到。

曹操拆开,而是刘备劝和的书信。

刘备在信中写道: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完书,大骂道:

“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且书信中有讥讽之意!”

曹操大怒之下,命斩来使,并下令先打退援军,而后攻城。

虽然曹操的部署没有什么纰漏,但他手下第一谋士戏志才,还是站起来劝阻道:

“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其心然后出其不意攻打援兵,援兵既退,徐州城可破也。”

戏志才16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