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其他类型>马谡别传> 第六七八章 七擒孟获(15)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七八章 七擒孟获(15)(1 / 2)

在贺云、方山有意避战放水的情况下,李恢军一路偃旗息鼓、小心翼翼,一万余名将士,很快悄悄地逼近了路边围堵的蛮族营寨。

刚开始,李恢因为被孟获大军包围,时刻有被围歼的危险,他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够顺利突出包围圈,就是胜利。

现在,这个目的就要达成了,只要通过这个营寨,再往后退数十里,就可以在通往平夷县的关隘口扎下大营,孟获军队就算再添加一倍,也难以突破险峻的关隘。

李恢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但反而有些不甘心了。

他认为自己辛辛苦苦领军疾进,本想在雍闿回防之前,不声不响拿下味县,现在却落得个空耗粮草,无功而返。

看着路旁那个连绵数里,静悄悄的蛮族营寨,李恢大体估算了一下,应该有一万左右的蛮兵。

心里正有着“无功便是是过”想法的李恢,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这可是偷营的大好时机!”

李恢是一个果断的人,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偷营劫寨的机会就在眼前,他马上下令军队偷袭营寨。

偷营是练兵的必修项目,李恢部下的将领李遗、阳群、马玉、丁立、邓铜五人,他们在出征之前,都曾经跟随诸葛亮练习各种军阵和战术。

几名将领各有所长,配合默契。

邓铜武功最高,一马当先,使一柄长柄铜锤,直接砸开辕门,直扑中军大帐,想要斩杀敌人的主将。

李遗是李恢的长子,说起来是文武双全,其实他的文才和武功都不很出色,作为武将上阵有点勉强。

他是第一次随李恢出征,知子莫若父,李恢怕儿子临阵有危险,而且钱粮也只有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才能放心,就任命他后军主将,统领辎重营。

李恢这一路走来,也顺便收拾了几个叛军控制的乡县,缴获了不少金银财宝,李遗爱不释手。

这次偷营,李遗两眼放光,盯住了蛮族的屯粮之处。

蛮族的每次叛乱,基本上不是为了抢占地盘,而是为了抢夺粮食和其他紧缺的必需品。

这次孟获与雍闿结盟,不好在他的地盘上公然抢劫,也没有进驻味县城池。

但他们已经出兵数月,蛮族本来就粮食不足,难免以征粮为名,洗劫了建宁郡的不少富户,除了粮草,还收集了为数不少的金银财宝。

李遗明面上是前去补充粮草、弓箭等军用物质,实际上是为了搜刮金银财宝。

李家虽然富有,但李恢为官清正,对子女的管理比较严,李遗平时的零用钱并不多。

在那些官二代中,李遗属于比较寒碜的一类,因此,他对钱财缺乏免疫力,甚至有些见钱眼开。

阳群长刀的杀伤力最强,他挥舞长刀,斩破了一顶顶帐蓬,很多蛮兵,在睡梦中被他砍掉了脑袋。

李恢的一万多将士,他只留下马玉带二千人警戒,其余八千余人仝部杀入了蛮族营寨。

营内杀声震天,四处火光冲天,很快就惊醒了睡梦中的近万蛮族将士。

中军大帐也被邓铜挑开,蛮族的主将早就被惊醒,两人在中军帐外的空地上捉对儿厮杀。

蛮族的主将武功不差,用一根狼牙棒,挡住了邓铜的铁锤,看起来旗鼓相当。

但因为整个大营都炸了,他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只能招呼手下卫队且战且退,不一会,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其他蛮族将士,见主将败走,也纷纷逃入密林之中。

李恢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踏平了这座和他兵力差不多的营寨,体现了蜀军强悍的战力。

虽然杀死、杀伤的蛮兵只有数百人,但自身的折损只有十余人,而且抢夺了不少粮草军资,也算得上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

这次李恢偷营的动静可不小,十余里外的贺云、方山早就知晓,但他们按兵不动,看李恢如此大胆,倒也非常佩服!

他们害怕李恢贪功,也害怕如果不救援事后被孟获追究责任,就尽起营中五千兵马,前来增援。

李恢深知自己的处境险恶,他也害怕被孟获军再次圈住,看到李遗已经满载而归以后,连战场都没有打扫,就下令全体撒退,带领全军绝尘而去。

贺云、方山既然已经出兵,就跟在李恢军的后面,装模作样追赶了七八里地,眼看追不上了,率兵返回现场,并派人向孟获汇报。

等天亮以后,孟获率军赶到现场,早就看不到李恢军的影子,只留下一地的狼籍。

他把已经收拢败兵的那个部落统领大骂一顿,对蜀汉大军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心里非常忌惮,召集众将商量对策。

蛮族虽然有五万多士卒,且大都是好勇斗狠之辈,单兵作战的能力并不差。

但因为存在缺泛军阵训练和纪律性较差的致命弱点,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在战场上,蛮族是出了名能打顺风仗!

一旦敌军败退,蛮族将士个个奋勇向前,抢夺战利品。

一旦败阵,数万大军很快就做鸟兽散,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想要大量俘虏、斩杀蛮族士卒相当难。

就算他们屡战屡败,他们的士卒战损不会很大,不久之后又可卷土重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