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章楶是怎么操作的,钟粟之后便没有过问,但不久以后,河内郡军校的一万五千人果然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汴京,然后在陈桥驿安营扎寨,陈桥驿大营算是名副其实了。
为了确保赵佶对这支天子之兵的绝对领导,枢密院和三衙还联合搞了一个类似授旗仪式的活动。
钟粟也参加了这个活动,他之前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接触过这些强悍的大宋军士,虽然始终没有近距离接触,但那种腾腾的杀气,老远便能感觉到。
在一种庄严而又独特的氛围里,赵佶将一面象征禁军的旗子交了出去,这便意味着这支部队拥有了自己的番号,而且属于赵佶的绝对嫡系。
钟粟突然意识到,这个简单的仪式其实非常重要,毕竟赵佶从来没见过他们,他们也没见过赵佶,所以需要以这样一种形式,形成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契合。
今后,这里将正式成为天子之兵的大营,陈桥驿会成为天子掌握禁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会被大宋牢牢记住。
钟粟此时又想到了一首歌曲,又要搞剽窃了,但这次真的很重要,唐朝最为鼓舞人心的曲目,《秦王破阵乐》算一个,
只是典章制度改头换面还行,如果连军歌都要照搬,那就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些,钟粟已经有了主意,等这里的事情结束,马上解决。
授旗结束很快便结束了,钟粟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陈桥驿这个地方,钟粟知道,这里和西路一样,均可达到辽国的南京(今北京)。
由此可知陈桥是东西两路的汇合点,宋辽政治、军事频繁交往的必由之路。
陈桥驿估计是因为担负着北宋朝廷大量的政令、军事情报传递任务及负责迎送和安排过往官员的住宿。现在这个历史时期,往来客商和贸易也很热闹。
说起陈桥兵变还有一段故事,据《梁书·宝志》记载,梁开平年间(公元907—911年),黄河翻滚,激浪从河底掀起一块大匾似的古铜牌。
铜牌上鬼斧神工地刻着:“有一真人在冀州,闭口张弓左右边,子子孙孙万万年”。意即有一“弘”字派的河北人士将是真人转世,真人的子孙为真命天子,将得天下。
当时正值后梁朱温灭唐朝不久,天下混乱,四方群雄角逐,问鼎中原。古铜牌问世后,牌词立刻传遍大江南北,牵动了许多豪门巨
富之心,天下大家之子于是“皆连‘弘’字,期以应之”。
当时,有一河北涿郡人士,名叫赵敬,为后梁时营、蓟、涿三郡刺史。古铜牌出现之时,正巧喜得贵子,闻牌词所云,故为子取名“弘殷”(即宋太祖之父,宣祖)子期求应证牌词,果然“讳正当之”。
早在后梁时期,有赵匡凝、匡明兄弟俩,分别任荆襄节度使与荆南留守。兄弟二人有夺天下之志,反梁失败,逃蜀病亡。
后梁建国十六年被后唐所灭,赵敬以身殉国,赵弘殷只身脱逃,南行至洛阳郊外杜家庄,当时遇到大雪纷飞,地上积雪三尺不能行,赵弘殷于是立于杜家庄庄门之外避雪一夜。
第二天清晨杜庄主开门赏雪,见一英伟少年立于庄门之外。少年身上衣裳单薄,脸上却容光焕发,一派贵人之像,心中自生敬佩之情。
于是,杜庄主请少年进庄入座,并延款饮食。得知少年只身一人避难至此,于是留宿庄上,以宾客相待。
赵弘殷是一位知书达理之人,见老庄主如此盛情,便留居庄上,终日起早摸黑,任事勤谨,颇为杜庄主喜爱。
那个时候,杜庄主的第四女杜氏年满
十六,尚未许人,于是招赵弘殷为第四女婿,果断是赘婿。
赵弘殷与杜氏成婚后,居住在杜家庄外的夹马营,所居屋前有一古井,名曰“双龙潭”,夫妻俩取双龙潭水为饮,后来生了赵匡胤、赵匡义。
据《宋史》记,宋太祖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宋太宗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出生时,“是夜,赤光上腾如火,间巷闻有异香”。
当然,这种事情自然不能当真。
突然有一天,一支溃兵逃至夹马营,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正好赶上赵弘殷出外谋业,只有杜氏和年幼的赵匡胤和赵匡义在家。
为避兵祸,杜氏用一担箩筐挑着兄弟俩出夹马营避难,途中遇到了传说中的隐士陈抟,不过好在是醒着的陈抟。
陈抟见到匡胤、匡义兄弟俩坐于箩筐之中,详观片刻后,仰天长歌曰:“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这显然也是瞎编的,目的不言而喻。
到了公元956年,也就是后周景德三年,赵弘殷与赵匡胤分典禁兵,父子成为周太宗柴荣统一北方的得力助手。
一日赵匡胤人南京高率庙,见庙堂卜的
香案之上有一竹筒盛着竹杯茭,遂取下来卜占一下自己将来的名位。
古谓竹茭一俯一仰为圣茭,赵匡胤连占数卦,自小校以上至节度使皆不应。赵匡胤很是疑惑不解,无意之中负气说道:“过此,则为天子乎?”一掷,果得圣茭。
其实,如果日后没有陈桥驿兵变,宋太祖赵匡胤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也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