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轩和景元看着站在他们前方的主考官,突然庆幸,此刻他们是坐着的。
纵然早就对黎灏的身份有了心理准备,但这种准备也绝对不包括突然在殿试的时候,看见相处了多年的先生,成了他们的主考官这种事情。
黎灏对着一众考生讲了番场面话,然后看似漠然的视线掠过了下面的考生,无端景轩和景元就是觉得,先生是在看他们,眼底带着赞赏。
两人下意识挺直了腰背:先生,你真的大可不必!
殿试主考策论,明仁帝在继位后,最注重的就是农业民生问题,殿试的策问也正是与此相关。
对农家出生的景轩和景元来说,并不算难,难得是如何答的出彩。
勉强压下心头万千思绪,两人迅速调整状态,开始答卷。
策问的答卷时间为一个时辰,交卷后由考官们现场批阅,最后筛选出前十名的卷子交由明仁帝亲自阅卷。
太和殿外,天朗气清,日头正好。
答题的一个时辰过得极快,在场的考生们,先后交了卷。
别看考生有两百人之多,阅卷的考官们也不少。
巳时三刻,前十名的卷子就已经呈上了明仁帝的御案,景轩和景元的名字赫然在其列。
黎灏不由暗自得意,疯狂压着自己的忍不住想要上扬嘴角。
孩子们,争气啊!
“看来当初双季稻和土豆几样作物,在民推广做得都不错啊。”明仁帝看着在卷子中,频繁被提及的双季稻土豆,忍不住感慨道。
说起来还多亏了阿晏那小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好运。
出门在外,随便去个村子还发现了这等好东西,若是再过个几年,他何愁百姓家中无粮。
双季稻当初虽说明面是由司农司上报的,但那都只是做给外人看的,实则楚临渊早就先一步向明仁帝汇报了。
甚至叶家能得到那样一份不菲的赏赐,以及后续的推广,都少不了他在背后的运作,只不过这一切叶家人不知道罢了,还以为是桑祁的功劳。
“太子、老五、小七,你们几个也来看看,今年这一批的学子确实还不错。”看完了卷子的明仁帝心中有了思量,朝着御案下站着的众皇子道。
如果叶家兄弟在的话,就会发现,他们一直爱护有加的小七弟弟,也在其中。
“是,父皇。”三人共同上前,从侍从手里接过卷子。
明仁帝一共有四个儿子,五位公主。
三皇子段逸宸和七皇子段逸清为中宫嫡出,两人上头还有位嫡亲的长公主;
挨下来是贵妃所出的五皇子段逸赫,
剩下一个是如今尚未年幼的九皇子段逸然,淑妃所出,刚刚六岁,未在殿中。
明仁帝和皇后少时夫妻,感情深厚,三皇子出生后,早早便封了太子,又找了黎灏作为启蒙老师。
好在太子也算不负众望,虽说谈不上是拔尖,但也能称得上是一句文武双全了。
景轩和景元的字迹别人不熟悉,和他们每日相处的小七又怎么会认不出。
若不是顾忌五皇子在,他恨不得立马跟自家大哥炫耀,但到底是年纪小,外露的情绪很快便被太子发现了,朝他使了个眼神。
小七立马会意,抿了抿唇收敛神色,还不忘用余光偷偷瞥了一眼对面的五皇子。
还好还好,没被发现,小七悄悄吐了一口气。
五皇子为了给明仁帝留个好印象,正在专心致志看着考生们的卷子,目不斜视,所以没发现小七的异常。
趁着几位皇子看文章的时候,明仁帝若有所思得轻叩了几下桌子,喃喃自语道,“朕瞧着方才里头有两位考生姓叶,看名字大概还是兄弟…不过,叶这个姓氏,朕怎么就觉得那么耳熟呢?”
明仁帝双眉微皱,在脑子里回忆起来。
站在下首的黎灏,面色如常,眼观鼻鼻观心,神情淡然自若,丝毫不提自己曾在云溪村的往事。
毕竟在某些人眼里,他过去可是到处云游了好几年。
现在还不是暴露他们关系的时候,能瞒一时是一时。
皇帝不记得的事情,自然有人记得,身为天子近侍的李福安躬,微微躬身,向前迈了半步,低声说道,“回陛下,当初发现双季稻和土豆的人家,就姓叶,江州天宁县人士。”
“对对对,就是他!小安子,还是你记性好,朕记性是越来越差咯。”明仁帝得到了想要的讯息,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皇上要操心的都是国事大局,这些琐碎的事情,奴才记得就行。”李福安也不居功,退回了自己原来的位置,恭敬道。
明仁帝笑笑不说话,顺手翻阅起前十名考生的籍贯,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一处,不知看见了什么,眼底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
太和殿内,考生们在交卷后被安置在一起用午餐。随着考官们纷纷离去,大殿中只剩下这些学子们,焦急的等待结果。
“大堂哥…”景元环顾四周,眼见一张张紧绷的面孔,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紧张,身体下意识地向景轩靠拢。
景轩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其实自己也没有好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