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两日,到了德妃的寿辰。
不过,出了建宁公主的事。
也没有人会提出来。
德妃自己在宫室中摆了一桌宴席。
还有一个空着的位置,是给建宁留的。
一边吃饭,一边和旁边的空气说话。
周围的宫女早已视而不见。
等吃过饭,德妃去御花园散步消食。
远远的似乎看到了建宁的身影。
等她跑过去一看。
却是秦王,恰巧在那里对月吟诗呢。
从那以后,德妃仿佛着了魔。
就认定了秦王和建宁有缘分,非要把秦王认在她名下。
文帝哭笑不得,秦王已经成年。
早已不需要人教养了。
不过,最后,德妃背后的柳家人也出面。
替德妃说话,文帝想想失去了建宁后的德妃。
最后还是点了头。
哪怕有个念想,也是好的。
从此后,秦王就成了德妃的养子。
德妃对待此事很认真。
不但将柳家人都介绍给秦王认识,还组织了一场宴会,昭告天下。
自此之后,朝堂中的政局也发生了变化。
高贵妃被贬,对楚王的助力大大减弱。
秦王被德妃收养,还很受柳家人的重视。
秦王,有了德妃和柳家人,已经有了和太子和秦王一争的实力。
因为,柳家可比周皇后背后的周家强的多了。
已经有不少人动了心,慢慢向秦王靠拢。
朝堂中,隐隐形成了三足分立的态势。
太子和楚王同样都很焦急。
楚王是因为,实力减弱。
高太傅对他可不像高贵妃那样贴心贴肺的,什么都以他为先。
得符合他利益的事,他才会愿意帮忙。
楚王那里,一下子就慌了手脚。
太子那里,则是因为萧言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他毫无保留的帮助。
他明白,他和周皇后对周家人的重视大于萧言。
寒了萧言的心。
但他说服不了周皇后,她始终认为自己的娘家人才是最可靠的。
太子有的时候,对周皇后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也感到很无奈。
偏偏他很多地方依赖周皇后都已经习惯了。
即便知道萧言的能力要远比周家人强的多。
他也没办法做到放弃周皇后和周家人,凡事去和萧言商量。
萧言观察着朝堂中的动向。
也不止是他,朝中的大臣也都感觉到了变化。
对此,文帝倒是乐见其成的。
对他来说,三足鼎立比二足鼎立更加稳固。
但自从上次中毒后,尽管已经排尽了毒素。
文帝的双腿还是废了,再也站不起来。
他如今行动主要靠轮椅。
平时都是冯大总管推着他来来去去。
因此,也更加依赖他。
一时之间,冯大总管手中的权力也越发膨胀。
他有了权力,不再甘于只做他的大总管。
还把手伸向了朝中的一些事上。
一些不重要的人事任命,地方财政的收缴和发放,他都能插上一手。
太监本性上都是十分贪财的。
冯大总管还是参与了不少官职买卖,收贿受贿的事。
朝中大臣自然不干,但弹劾他的帖子都被文帝压了下来。
现在,对于秦王的接触。
萧言变得没有那么抗拒了。
两方相互试探着,慢慢的向对方靠近。
因为,都没有打过什么交道,也不了解。
谁敢把这种大事交给一个陌生人。
况且,萧言还没有下定决心和太子割裂关系。
无论如何,太子都是正统。
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下一任继任者。
秦王,才刚刚崭露头角。
火候还差的远。
太子,也没有对他背信弃义,让他不得不放弃的地步。
只是两个人没有那么一条心罢了。
时间缓缓淌过,不留下一点痕迹。
秦娇带着崔陵已经回了京城。
崔家在秦家附近置办了宅子,让小两口可以住的离秦山长夫妇近些。
崔陵也入了白鹿书院读书,据说成绩还不错,有望在下一次乡试中考中。
这也得多亏了他的老丈人,也就是秦山长的教导。
陆旭今年有望再升一级,成为刑部郎中。
刑部老尚书已经致仕,萧言已经当上了刑部尚书。
比过去当刑部侍郎的时候也更忙了。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令萧言和陆真都意想不到的事。
陆真怀孕了!
陆真本身月经就不规律,有时候两三个月才来一次。
从小到大,她都已经习惯了。
说来,自从她离开萧家后,日子过得比过去要舒坦的多。
虽然不够自由,但每日安稳度日,没事,她就会在院子里散散步,晒晒太阳。
一年多的时间,她自己都感觉自己手脚冰凉的毛病好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