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引起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因
1.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患者,那么个体患湿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2.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失衡可能导致对某些正常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引发湿疹。例如,免疫细胞如 T 淋巴细胞的功能异常,可能会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3. 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等情况可能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增加湿疹的发生几率。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湿疹。
4.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和免疫状态,促使湿疹的发生。
二、外因
1. 环境因素:
- 气候: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湿疹。寒冷、干燥的气候则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也容易引发湿疹。
-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灰尘、花粉、化学物质等可能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导致湿疹。
2. 接触因素:
- 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洗涤剂、化妆品等化学物质,以及金属(如镍、铬等)、橡胶等可能直接刺激皮肤,引起湿疹。
- 过敏原:如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接触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湿疹。
3.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能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湿疹。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在湿疹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一般治疗
1. 避免诱发因素:
- 尽量找出可能的致病因素并加以避免,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特定的食物、花粉、尘螨等)、减少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洗涤剂、化妆品等)。
-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过冷和过度潮湿的环境。
- 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紧身、粗糙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2. 皮肤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
- 注意皮肤保湿,在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或润肤剂,保持皮肤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二、药物治疗
1. 外用药物:
-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是治疗湿疹的常用药物。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如轻度湿疹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中度湿疹可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重度湿疹可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但应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适用于面部、颈部、皱褶部位等皮肤薄嫩处的湿疹,或用于对糖皮质激素不耐受的患者。
- 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复方樟脑乳膏等,可缓解瘙痒症状。
2. 口服药物:
- 抗组胺药:具有止痒、抗过敏的作用,可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泛发性湿疹,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 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物理治疗
1. 紫外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湿疹,可减轻炎症、抑制免疫反应。但应注意掌握剂量和照射时间,避免不良反应。
2. 中药药浴、熏蒸:一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作用,通过药浴或熏蒸可缓解湿疹症状。
四、心理治疗
湿疹患者常因瘙痒、皮疹等症状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需要注意的是,湿疹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湿疹的用药主要分为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一、外用药物
1. 糖皮质激素:
- 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
- 举例: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轻度湿疹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中重度湿疹可选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