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其他类型>初唐:砥砺前行> 第384章 不得不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不得不战(2 / 3)

能维持十万大军这样规模的国力。

可以想象,这十万大军一旦到了秋收时节,心中必然想着家里的田地,不愿再战。

如果自己诓骗他们,不用为粮食发愁,一旦到了冬季粮尽之日。

莫说是敌人,军中饥民都能将他生吞活剥。

“必须立刻开战!”

中大兄皇子豁然起身,高喊道:“去将前将军叫来。”

不一会儿,一位矮小精干的汉子,大步入内,跪伏见礼。

来人是前将军河边臣百枝,倭国著名的将门世家,长期与新罗、虾夷作战,是跟阿倍比罗夫齐名的将官。

中大兄皇子急忙询问:“唐军现在有什么变动,是否有进攻的动向。”

现在他们与筑紫、长门地区的唐军隔着山阳山阴地区,共有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十五国。

这些地方无一例外,南边靠着濑户内海,北边都在山区,道路难行,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现在他们有兵十万,兵力居于多数,在山阳山阴地区根本施展不开。

相反近畿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也适合大规模作战。

综合多番战略因素,中大兄皇子并不愿意主动进攻,最好的情况是唐军出兵来攻。

他们可以以逸待劳,又能利用兵力的优势,以众击寡,让狂妄无状的陈青兕知道羞辱他的厉害。

如果能够将之生擒,定然要他跪在飞鸟京外示众,让他也受到如自己一般的羞辱。

河边臣百枝道:“唐军并无多余的异动……”他顿了顿说道:“只是他们的水师可能已经到了濑户内海。”

中大兄皇子倒吸了口凉气。

大海人皇子道:“为何不早说?”

河边臣百枝苦着脸道:“我们并未发现,也不确定,只是意外从渔民口中得到了这则消息,还在确认。”

倭国作为海上孤岛,为大海环绕,内里还有濑户内海,自然是有水军的。

只是他们的水军大部分远征百济被陈青兕覆灭了,余下部分水师让刘仁轨歼灭。

倭国大多人生活在海边,要重新组建水师不难。

只是唐军的战舰将他们打出了心理阴影,就凭他们的小舟船,拿什么跟唐军的那些楼船、艨艟、斗舰、走舸相比?

现在倭国上下皆有一个念头,不能跟唐军打水战。

中大兄皇子也没有重组水师的想法,对于唐军的水师动向,也无从考察。

还是位于四国土佐地方的渔民打鱼的时候,意外撞见的,真假还没有确定。

中大兄皇子、大海人皇子互望一眼,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凉意。

他们现在是被架着了……

陈青兕这一招太妙太狠。

唐朝水师拥有船舰之力,在水上无人可敌,出现在濑户内海,意味着随时可以穿过内海直插界町然后进入近畿,紧接着攻入他们的腹心飞鸟京。

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主动进攻,就算主动进攻,也得留下三成兵马守护近畿。

而唐朝的水师却能随时随地的与他们的陆军配合,不费一兵一卒,便可牵扯他们三万兵卒。

“可恶!”

中大兄皇子一拳打在榻榻米上,愤慨的骂了一句。

大海人皇子道:“为今之计,上策,唯有诱使唐军来攻。下策,我们留下一部兵马护卫近畿,前往长门与唐军死战。”

中大兄皇子道:“都说唐人好颜面,他们有大国之威。我试着以此相讥,若能激怒于他。那是再好没有了……”

大海人皇子道:“我去请高向君,让他主笔。”

他口中的高向君是高向玄理之子,高向清河。

高向一族是汉族归化人子孙,第一批遣隋使成员,亲身经历了隋唐两朝更替的历史。大化改新中作为国博士提出了很多适合倭国国情的制度,乃是倭国的华夏通,其子深受父亲影响,对于汉文化的了解,仅次于其父。

很快!

高向清河就效仿三国时期的陈琳写了一封讨贼书,寄向身在筑紫朝仓宫的陈青兕。

因受到战争的恐惧,挨着长门国的石见地区百姓已经逃难。

陈青兕趁机派人入山探察地形,找寻银矿所在地。

正在等候消息的他,收到了中大兄皇子的书信。

想也没想,陈青兕挥手叫李红清来到近处,问她借火折子。

李红清习惯走南闯北,火折子是随身必带之物,将火折子递给陈青兕。

陈青兕吹燃了火,将信直接烧了。

李红清一脸诧异问道:“直接烧了?”

陈青兕道:“这个时候来信,多半是骂人的话,想要激我出战。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二十万大军,唬谁呢!”

倭国对外宣称他们已经聚集了二十万的大军。

陈青兕是不信的,但从手中的情报来看,十万确实是有。

毕竟倭国这种情况,几乎就是全民皆兵,将农民聚集起来,筹十万不难……

难的是怎么养这群农民……

他们的声势越大,死的就越快。

当然如果不搞这么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