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打算开多大的作坊,投入多少银钱?”佳音眼睛都在放光。 倒不是这件事于利可图,而是她一直想给义父帮忙,如今终于等到机会了! 众人看她如此积极的模样,都是忍不住笑起来。 李老太揉揉孙女的头发,玩笑道:“改日,红英好好想想,这孩子出生的时候,是不是手里攥着银子呢?是不是当时咱们太忙,没有看到啊?! “这简直就是财迷投胎,对旁的都一般,只是这银子俩字一提起来,眼睛就忍不住冒光。” 陶红英也是笑着附和,“我倒是觉得这孩子是端着饭碗出生的,从小到大都贪吃!” 佳音被奶奶和老娘打趣,也不生气,呲着小豁牙儿说道:“奶奶和娘说的都对,我就是端着饭碗出生的,碗里还放了一个大银锞子!” “呸,呸,那是讨饭的!”李老太瞪了孙女一眼,众人笑的更厉害。 佳音这才坐到了义父对面,追问道:“义父还没说,到底要多大的作坊,投入多少银钱?” 侯爷想了想,就说道:“这次出征带回的伤兵,除去选择归家的和安置到咱们村里的,还剩下二百多人。其中,有八十多人,伤的很重,行动不方便。 “最好作坊的活计,他们能胜任,赚的工钱够他们活命。至于投入的银钱……一千两以内就可以!” 佳音听得小脸儿笑成了一朵花,“义父,那我这里真有两个法子,你等一下。” 她起身跑回后院,很快拿了两样东西过来,一张折叠好的大纸和一把干面条。 众人都是好奇,佳音把干面条,递给侯爷说道:“义父,这个面条,你应该知道吧?家里总是送很多到码头,你和爹爹出征,也带出去过,只要有水有锅,煮一煮就能吃了。如果,有肉酱配着吃就更香了,是不是?” 侯爷点头,猜测道,“这种面条,不怕腐坏,吃着确实方便,你是想开个面条作坊?” “是啊,义父,这面条做起来,工序很麻烦,从发面到晒干,起码需要三日。其中需要不少人手,而且不需要太多走动,坐着就成。 “再说售卖一定不会差,毕竟新都到南边各州府,每日有很多人来往。就是普通人家,年节时候走礼,或者探望老人和生孩子的女子,拎上二斤干面条,也是很好的伴手礼。” 李老太忍不住插话儿道:“福妞儿说的不错,百姓人家日子不算好过,平日吃碗面疙瘩都难。若是走动探望,拿上二斤干面条,确实是很好的礼。下锅煮煮就能吃,不用自家擀面了,方便实惠!” 陶红英也是说道,“这干面条,最好搭配肉酱来卖。那还要开个农家酱作坊呢,也需要人手啊。” 佳音笑嘻嘻夸赞奶奶和老娘,“奶奶和娘太厉害了,就是这样。” 陶红英就说道:“侯爷,这事交给我和我娘吧,我们明日就做干面条,看看一斤面出多少干面条,算算成本,再算算各道工序需要多少人,最后再告诉你一个实底儿。 “福妞儿这丫头,只看我们做过,没有上过手,这些事她都不成的。” “娘,你这是过河拆桥,我想出的好主意,你却把我撇一边,还嫌弃我!” 佳音撇嘴吐槽,却被老娘敲了一记,“你都是我生的,嫌弃你怎么了,你有意见啊?” “没有,你高兴就好。” 佳音缩了脖子,赶紧躲到了义父身边,惹得众人都是笑。 侯爷打开那张大纸,问道:“福妞儿这是地图?” “对,就是地图,简易地图!”佳音又来了精神,兴致勃勃说道:“义父,你看,这张图上只有沿着运河到泉州的线路,两侧的府城、县城和小镇子都是我哥他们简单标注的。” 她指着几处画着馒头的地方,“我大伯的船队每次到这些地方,都要采买东西。上次,我就看一个人托大伯捎带一个包裹到其中一处,给他的妻舅,为此还要请大伯喝酒,感谢大伯帮忙! “义父,你说那些不认识大伯的人,他们有书信或者东西要捎带,怎么办,是不是也要找别的商队?那如果找不到,就不能通消息了吗? “若是我们派老兵们在新都和这几处码头落脚,把各处收集来的包裹和书信标记好,发出去。再把各处送到的书信包裹分别送到收件者的手里,那肯定要用不少人吧。 “而且这活计缺手缺脚都能做,跑得远了,还能买驴车。消息传开了,可能不用到处收件,人家就找到门前了……” 佳音说的兴奋,又指了地图的西南位置,“还有,义父,若是有人不想坐在作坊里,也不想送包裹信件,那就去探险。 “比如这里,有一种药材叫三七,我一直想要,但大伯的船队只到泉州,根本不去这里。这里还有很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