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在辩论上被韩山噎死的场景。
“谁能想到,长了这么一张温和有礼,看着又相当稳重的人,说起话来攻击性那么强,又该死的有道理呢?”
“就是,我怀疑他们韩家都是这样的!”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四年,但是韩琦那“片纸落去四宰执”的壮举,其他人还都没有忘记呢。
真是一脉相承的恐怖能力啊。
被结结实实地夸赞了一波,加上苏景先说的那《五三》的成书,韩山也有点想进一步了解,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也是答应了下来。
“结果就是我们又要处理这么多事情啊?”
晏几道看着面前的白纸,只觉得自己要破防了。
苏景先拉着这些人到他们社团来当这个临时老师,也没有闲着一点,第一件事就是众人协同,一起出卷子。
“为什么他们要出,我们也要出啊?”沈括觉得这样伟大的工作,实在不应该落在他这个上学的初学者上,就算他在学习上也算是有点天赋,但是现在也不过是太学的后进生。
让他来出的卷子,真的有质量可言嘛?
苏景先落座,也拿起来了桌面上的一张白纸,“我也要跟着一起出哦,大家一起丢脸,这么一想,是不是安心多了?”
安心?安心不了一点。
但是知道苏景先一起出之后,大家也确实少了很多抱怨。
那还能怎么办呢?都同甘共苦了,不开始勤勤恳恳干活,就是拖累的大家的时间。
又过了几天,大家出的卷子中比较有用的几套,都被太学的同学们一起做了之后,苏景先和老师们也是得到了一个反馈。
“以前老师们出卷子,都是衡量的晏几道的实力,最难也就是晏几道要多思考此案做出来的程度,而外界的学者们,衡量的标准也是自己认识的人,但是能力就有些会高过晏几道了。”
晏几道不服,“究竟是谁能高过我,我的解题思路也是很高分的!”
准确来说不是很高分,而是一如既往的高分。
吵吵闹闹中,苏景先他们也是把《五三》又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确认新加入板块也能很好地融入进去后,就是埋头苦干的环节了。
“加油啊诸位,我们的新书可是有很多人在期待着的呢!”
在遥远的敦煌,范仲淹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以及时不时的缺水困扰。
说是缺水缺到影响生活,那倒也影响不到范仲淹的生活,就是吧,对他想要在敦煌种一些传统蔬菜有些困难,但是出于意料的是。
“大人,您的学生送来的西瓜、香瓜的种子都已经发芽开花结果了,看起来很好吃,要不要收获一点尝尝?”
范仲淹不止一次地认为苏景先是自己的事业上的福星,这次也是。
或许可以重新把敦煌瓜州的名号打出去,从而打破对这里只有葡萄和葡萄酒的传闻?
第86章 弓箭
“这里有错别字,这单元是谁负责的,重新再检查一遍,下次被我检查出来,就要公开念自己本月的所有失误了。”
“这里,这个页码是错误的,后面的都要改。”
“这本、这本、还有这本,这几本的翻页手感不好,看,这里粘连在一起了,看看这一批次的其他的有没有问题。”
声音干脆利落,穿梭在人群之中,每次只停留一会儿,就能敏锐地发现问题。
“是韩老师的儿子哦,很厉害的一个人,眼神锐利的很。”苏景先指着那在忙碌的人,小声地向吴少贤介绍。
因为苏景先努力藏着自己身躯的样子,吴少贤也跟着他一起,躲躲闪闪的,现在回答他也压低了声音,“这就是你说的想要带回我们创新社的人?没记错的话,人家应该不是太学的人吧。”
那显然不是。
韩老师说是儿子已经有学上了,最近因为他参与了这个五三项目,所以儿子来帮忙。
“你说,能不能给人办个转学啊?我们这里应该没有国子监那么严格,或许能上,这项能力真的好厉害啊,鹰眼!”
苏景先越想越觉得炫酷,就如同国子监的那些想要给他安排到国子监的人一样,也是提出了把人安排到太学的想法。
可见,当有的人真的很想和自己看中的才子一起读书的时候,是什么事儿都能想到,也不怕麻烦的。
“应该不行,可能人家就不愿意来这里呢。”吴少贤主要是想到了他自己,他就没来太学读书,一开始是在家读的私塾,而后是请的家教,甚至准备科举走个过场,就靠着他爹,在官场上混个小官。
太学?国子监?狗都不上!
现在因为和苏景先一伙,太能折腾,被官在了这国子监,限制了他的生活,只能说……
也是倒霉。
以己度人,吴少贤觉得这位韩公子说不准也是不想读书的类型,谁规定了有能力就要把这能力用在读书上呢?并没有人。
苏景先也被吴少贤的逻辑说服了,但是他依旧很想拉那少年入伙,转头看去,“哎?人呢?”
那边应该站着一个在翻书的少年,但是现在空无一人,只有来来往往的工人,和看起来才被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