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青袖>都市言情>难道你还想建国> 第173章 海区永远不会将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海区永远不会将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1 / 2)

“我发现这艘船有点跟另一艘不一样呀。难道是型号不一样?”钱老善于对比,他发现了同样是散装船的两艘却并不完全一样。

“嘿嘿,钱老眼睛真是毒辣。底部都是一样的,但另一艘我准备在后期建造成能在北极行驶的大型补给船,这样一来,基本上就能全海域行驶了。因为还没带动到上面,所以区别还不明显,等民用船只建好开走后,这里会完全封闭起来,那时候真正的补给船样子就会出来了。”

“你小子,鬼点子不少,考虑的也算比较全面。军转民、民转军,协同发展,挺好的。”

钱老也调侃起了马龙。

从船厂回来,路过职工住宅楼时,发现居然有两家社区医院,而且有不少孕妇或自己,或家人陪同,不停的出入于社区医院。

“小龙,我之前听说海区这里的生育政策跟国内有很大不同,你说说看你的看法?”

“党爷爷,让我说这个,恐怕又得先请个罪,因为这话会得罪人。”

“没事儿,实事求是的说出你的想法,只要有道理,又不是针对某个人。”

“好,那我就说说,计划生育本身应该是没错的,但是提出只生一个好,严格杜绝二胎,那就绝对是过犹不及的绝户之计,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哦,你居然这么痛恨这个政策?”总师听到马龙如此说起,而且感情色彩这么浓重,立即也提起了兴趣。

“当初刚建国,国内出现了一波生育高峰,就我父亲他们那一代,家家五六个七八个的,那确实太多了,尤其是他们到了生育年龄,再继续这么生的话,肯定会导致国内人口急剧增长。所以我说计划生育没错,是要有所限制。

不过,这种限制应该确定在一个度内,就想我父亲他们,都没有想我爷爷奶奶那一辈那样生那么多,一般都是一个两个,很少有超过三个的,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人口的自我控制和平衡,这时候应该稳定这种平衡就好了。

可是,有些个砖家不知道从被那个国家给了收买了,居然提出了只能生一个的踢法,这就太过分了,从特别宽松,到特别严格,几乎一下子跳过了那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恰恰是符合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

咱们这么算吧,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按说是平衡了吧,人口就这么稳定下去,然而两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是存在着必然的折损的,不是生病就是意外,这样实际上都在逐渐减少,更别说一个孩子了,那就简直成了严重的倒金字塔,到时候一个孩子需要养多少老人?6个!夫妻俩呢?12个!!!

而这对夫妻还得要孩子吧?好了,12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是什么人口结构?严重不合理。到那时候这个孩子在长大了,你让他生他都不敢生了,养不起。那时候再出台什么政策,鼓励?催生?这不是儿戏吗?就想波浪线一样,高抛低弹,最后失去了活力,成了一潭死水,那个时候才明白什么叫作茧自缚。”

“有这么严重吗?之前他们的人口计算公式算的没问题呀?”

“因为社会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提升了,咱们的经济都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了,那么人口政策却还是困囿于旧有思想里面。”

“哈哈,你小子,这可是严重的批评呀,不过我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毕竟当你跳出来在看这个问题,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你再继续说说,我挺喜欢听你这不同意见的。”

“嘿嘿,那我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当不得真的啊。”

见到总师鼓励的目光,马龙继续说道:

“只剩一个,万一这个孩子生病或出了意外,那么孩子上面的老人怎么办?这已经完全没有顾及民族的传统,叫没了传承,叫后继无人,叫断子绝孙,那时候,可以想象这些老人是多么伤心失望,万念俱灰。

另外,都只剩一个,慢慢的,咱们华夏的各种称呼都快没了,什么伯仲季排行、什么叔伯姑舅姨,没有了,只有直系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子或者女。长此以往,慢慢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也会发生改变,人会变得性格孤僻、自私自利,缺乏友爱分享等精神。因为他从小就吃惯了独食,十二个老人、加父母的爱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

“这说的是小家庭,那么扩散到全国呢?孩子长大了,工作了,父母即便还能劳动能力,那么三个人最少养四个,最多要养12个老人,那么一个年轻人要创造多大的价值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可能将来,我们的人口红利就会消失殆尽,反而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生气的衰老国度。”

“你说的是不是太严重了?”旁边的齐秘书插了句嘴。

“齐叔,我确实是在夸张着说,但您想想,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马龙的反问,让总师、钱老、齐秘书一起陷入了沉思。

马龙可是从后世国家催生二胎,不限制三胎的的环境中过来的,那时候的养老基金已经捉襟见肘了。再往后呢?从逼着内退或买断,改为延退,让人到了60岁还要劳动养活更老的人,可见这个政策的恶果已经反噬到了社会现实当中。

“海区的人口政策你是怎么考虑的?”

“党爷爷,海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